当前位置:主页 > POPs污染防治 > POPs污染防治政策 >

【UPOPs减排推广宣传】POPs国际公约

2021-01-05 16:46 编辑人:再生分会
POPs国际公约 近年来,化学品污染事件让人们倍感震惊。人们意识到加强化学品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具有持久性(P)、生物累积性(B)、毒性(T)、长距离迁移能力(LRTP)等特性的化学物质。 无论是美国的有毒物质控制法案(TSCA),还是欧盟的REACH法规,都

 

POPs国际公约

 

近年来,化学品污染事件让人们倍感震惊。人们意识到加强化学品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具有持久性(P)、生物累积性(B)、毒性(T)、长距离迁移能力(LRTP)等特性的化学物质。

 

无论是美国的有毒物质控制法案(TSCA),还是欧盟的REACH法规,都将具有上述特性的化学品作为优先管控的对象。经常出现的vPvB、PBT、PTs等术语就是指上述特性的不同组合,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则是指同时具有上述四种特性的污染物,因此在化学品风险管控中在优先级上显然是首当其冲的。前文的滴滴涕、多氯联苯、二噁英、多溴二苯醚、六溴联苯、六溴环十二烷、全氟辛基磺酸、全氟辛酸等都属于POPs的范畴。

 

 

1

持久性

 

POPs的性质稳定,在自然环境中难以发生微生物降解、光降解等,能够在环境中长时间存在,这意味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也将是长期的。

 

 

2

生物累积性

 

POPs中的有机氯农药、溴代阻燃剂等具有较强的脂溶性,容易在生物体的脂肪组织中蓄积;而PFOS、PFOA等全氟烷基酸则与血液蛋白具有较强的结合力,因此这些物质进入身体后很难被排出体外。另外一个相关的效应就是沿食物链的放大作用,可能在环境中POPs的浓度比较低,但是由于生物体蓄积以及沿食物链的传递,POPs含量会逐级放大。从来自五大湖地区的实际监测数据表明:对于DDT,鸟类体内累积的含量相对于水体中的浓度是一千万倍,而对于PCBs,这个差异更是高达两千五百万倍。这意味着POPs污染的效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即使在很低的环境浓度下最终也可能在处于高营养级的人类体内达到一个高得多的含量。

 

 

3

毒性

 

更准确的词是生物危害性,因为传统的氯代POPs毒性较为明显,而氟代POPs的急性毒性则并不明显,但是却具有其它不可接受的负面生物效应。

 

 

4

长距离迁移性

 

多数的POPs都属于半挥发性有机物,温度的变化对其迁移具有重要的影响。以滴滴涕(DDT)为例,在非洲被用来喷洒杀灭蚊子,由于气温较高DDT会挥发到空气中并随之扩散传播,到了晚上气温下降、或者迁移到了温度较低的地方,DDT就会沉降回地面。等到白天太阳出来气温上升,它又会重新挥发进入空气中。如此周而复始,就像一个“蚱蜢”逐渐从热带跳到寒冷的北极地区,这就是所谓的“蚱蜢跳效应”,有时也被称为“全球蒸馏效应”。

 

 

POPs既是持久的,又是生物累积的,还具有各种各样的负面生物效应,同时还能够远距离迁移,这样的污染物问题很难解决。POPs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长期的、显著的,同时也是全球性的。非洲用的DDT就是通过这样的效应迁移到达北极地区,也包括比较富裕的一些北欧国家;全氟化合物也可以通过洋流、通过空气传输到这些北欧国家。因此,任何国家都没办法独立解决本国的POPs问题,我们必须采用全球协作的方式、采用国际公约的方式来统一行动。

 

2001年5月,国际社会共同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明确遵循“预先防范原则”,对列入公约的POPs采取严格的禁限措施,以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POPs的危害。该公约于2001年签署,2004年对中国生效。

 

公约把需要控制的物质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有意生产的,如二噁英;一类是无意生产的,比如农药等。

 

对于有意生产类,我们要努力消除其生产和使用,设法替代和淘汰它们;而对于无意生产类,我们不可能完全避免其产生,只能尽可能地追求生成和排放量的最小化——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由于POPs的暴露途径,从环境介质到食物和饮用水,再到人体。饮食是POPs进入人体的最主要途径,而食物和饮用水中的POPs则是来自受污染的的环境介质。所以整体上,POPs风险控制的关键是在两个:第一是源减排,第二是食品和饲料。控制好源头,消除或者减少环境输入,才能保证饮食安全。

 

实际上,POPs公约与其他国际公约也有关联。从管控名单中就可以看出,POPs是斯德哥尔摩公约、巴塞尔公约、鹿特丹公约这三大化学品公约的交集,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对POPs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资讯来源:新浪探索
资讯监督:赵  硕    010-58892027-891
资讯投诉:罗  璇    010-58892027-815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