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POPs污染防治 > POPs污染防治政策 >

【UPOPs减排推广宣传】“副产物类POPs减排技术与实践”议题

2021-06-23 16:17 编辑人:再生分会
第十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暨化学品环境安全大会设置了九项议题,由18位资深专家和优秀青年学者作为召集人,安排了24场分会主旨报告。 副产物类POPs减排技术与实践由POPs专委会委员、浙江大学李晓东教授和POPs专委会委员、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国瑞研

   

第十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暨化学品环境安全大会设置了九项议题,由18位资深专家和优秀青年学者作为召集人,安排了24场分会主旨报告。

 

“副产物类POPs减排技术与实践”由POPs专委会委员、浙江大学李晓东教授和POPs专委会委员、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国瑞研究员共同召集和主持,共安排了2个分会场,来自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闫大海研究员、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鞠勇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张海军研究员分别作了主旨报告。

闫大海研究员在其主旨报告“工业窑炉协同处理固体废物过程中的UP-POPs排放”中阐述了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理固体废物开展得如火如荼,年处理能力达800余万吨/年,已经成为危险废物处置的有效手段。2020年全国水泥窑二噁英物质年排放只有72.35g左右,PCB物质排放与二噁英相似,全年排放极低。在燃煤锅炉协同处理固体废物研究方面,团队研究发现,煤粉锅炉和循环流化床适当添加固体废物的烟气排放不增加二噁英排放浓度。在烧结砖窑协同处理研究中,发现焚烧飞灰二噁英排放量显著增加,其产生原因可能来自于焚烧过程中的物质合成。

鞠勇明研究员在其主旨报告“微波诱导低温热解飞灰过程中组织二噁英再生成的新探索和新观点”中认为高温热解是目前飞灰处置的主流方法,但其高耗能、重金属难处理。为此,团队采用微波热解低温技术,配合SiC抑制剂,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拓展了Hagenmaier反应理论的参数,将二噁英毒性当量和生物毒性当量Bio-TEQ去处理提高到99%和93.5%。

张海军研究员在其主旨报告“焚烧源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减排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中首先报导了我国近年来焚烧、供热、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二噁英排放量逐年增加,经济发达地区的二噁英和多氯联苯污染呈上升趋势。通过分析焚烧源氯代芳结构化合物生成机制,发现Fe和Cu可以协同促进DD/DF的亲电氯化反应。通过对尿素对焚烧烟气中铜铁粒子诱导二噁英生成研究,发现尿素的热分解可减少烟气中活性Cl,同时释放NH3与Cu(II)阻碍苯氧自由基在金属催化剂表面吸附能力,其氰胺类副产物能减少铜铁化合物表面催化活性。最后,张海军表示虽然当前燃烧POPs排放的具体情况不明,仍有必要对燃烧源POPs生成机制的化学反应加强研究。

谢科在其报告“GC Orbitrap技术在新污染物筛查的应用及沉积物与食品中多氯联苯的高分辨分析方法进展”认为非靶标筛查这一新污染物检测重要检测技术,其后介绍了赛默飞Orbitrap质谱凭借独特的纺锤形结构设计,可在非靶标物质定性分析的时候同时满足高精度定量检测,同时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赛默飞使用GC Orbitrap是设备与专家合作,在蜜蜂中环境有机污染物研究、工业来源粉煤灰有机污染物分析、沉积物及鱼肉组织18中指示性和二噁英类多氯联苯等研究、检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分论坛中,除了由国内知名教授、研究员带来的精彩报告外,POPs领域的相关学者和研究生们也不甘寂寞,纷纷带来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来自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的林炳丞、金蓉和重庆大学周上博助理研究员(已不能称为研究生了)带来了再生铜冶炼二噁英排放特征、氯代和溴代多环芳烃污染来源和再生机理、页岩气开采返排水及底泥累积微生物降解POPs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后续人们在冶炼、多环芳烃污染、页岩气开采等方面消除POPs提供了科学依据。

来自浙江大学的顾雨梦、项维灿、王肖晓、彭颖、何豪,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小云,中国计量大学贝建业、南京大学郭瑞雪等人,分别就MnyCel-yOx催化剂降解机理、磷基耦合碱基阻滞剂、磷氮基阻滞剂、Vox/TiO2催化剂的催化特性及动力模型建立和研究,焚烧系统湿法洗涤塔二噁英排放,氯代多环芳烃排放特征,BDE-209、47的光激发讲解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获得了在场专家、学者们的认可,同时也对相关研究提出了各自建议和看法,帮助他们提高研究深度和水平。


资讯来源:Pops论坛
资讯监督:赵  硕    010-58892027-891
资讯投诉:罗  璇    010-58892027-815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