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循环经济文章 2013年第1期 2012年第12期 2012年第11期 2012年第10期 2012年第9期 2012年第8期 2012年第7期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0期 2011年第9期
返回首页

[专题]提高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能力助推再生金属产业科学发展

时间:2012-07-26 14:35来源:中国循环经济 作者:尚 文、刘 璐 点击:
分享到:
李士龙副会长在调研中表示, 节能环保产业是联系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纽带,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选择。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李士龙近期带队到河南地区调研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和再生金属行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李士龙副会长指出,当前我国面临铅污染形势非常严峻,再生金属全行业企业要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提出的“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战略思想,要把节能环保理念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多赢。

  5月14~18日,李士龙副会长一行调研走访了河南大周镇再生金属回收加工区及青山金汇不锈钢公司、金阳铝业公司、河南柯威尔公司等区内主要企业,及安阳市岷山有色金属公司、安阳市豫北金铅集团、河南三丰铜业公司、河南豫光金铅集团等单位,并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座谈。

  在长葛期间,李士龙副会长一行听取了河南大周镇再生金属回收加工区管委会关于园区有关情况的汇报,观看了园区展览室和园区发展宣传片,考察了园区内青山金汇不锈钢、金阳铝业、河南柯威尔等龙头企业。目前该园区发展势头良好,年回收交易废金属达200万吨,再生各类金属160万吨,其中再生不锈钢80万吨、再生铝60万吨、再生铜10万吨、其他金属10万吨,已形成再生铜、再生铝、再生不锈钢、再生镁等产业集群,相继成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国家第二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李士龙副会长对长葛园区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指出长葛园区高举城市矿产大旗,充分发挥长葛的区位、产业和政策等比较优势,高起点、严要求规划建设葛天再生资源园区。建议园区要进一步强化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完善产业配套条件,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带动长葛及周边相关产业发展。

  在安阳期间,李士龙副会长一行考察了安阳市岷山有色金属公司、安阳市豫北金铅集团、河南三丰铜业公司、安阳市金鹏铅业有限公司,听取了调研单位有关情况介绍。安阳岷山公司积极建设企业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体制,与国内有关设计院联合开发的底吹熔炼—热渣还原—烟化提锌一体化工艺已成功投产。豫北集团自主研发的“氧化—还原—烟化”三位一体直接熔炼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工艺流程短、运行效率高、设备环节少、成本及建设投资省 、综合能耗低、绿色清洁生产等优点,实现了环保清洁生产。安阳金鹏公司引进美国LMT公司废铅酸蓄电池预处理设备,污水100%循环使用。河南三丰铜业10万吨高精度超薄铜板带工程一期5万吨项目运行顺利,项目采用了当今全球最先进成熟的铜板带加工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已产出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精度铜板带材。李士龙副会长对调研单位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紧密开展产学研合作给予肯定,高度赞扬了河南三丰铜业对于扭转目前我国高精度铜板带材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局面所作出的努力。他希望调研单位在现有技术装备条件基础上,加大产品研发和技术进步投入,增强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档次和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济源期间,李士龙副会长一行考察了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新建污水处理厂24小时在线监测系统、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炼铅生产线、废铅酸蓄电池破碎分选生产线及正在施工的多金属项目工地,并与该公司主要负责人就推动我国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交流了看法,对豫光在循环利用中积极发展再生铅产业给予肯定,高度赞扬了豫光为我国铅冶炼技术发展起到的里程碑作用。李士龙副会长指出,豫光通过加强过程控制,各项环保管理制度日益完善,管理日益规范,环保治理水平和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在加强环境治理、推进节能减排方面成效显著,希望豫光进一步延伸上下游产业链,要在增收、增效上下功夫,提高产品附加值,追求效益最大化。

  李士龙副会长在调研中表示, 节能环保产业是联系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纽带,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选择。再生金属全行业企业要以贯彻落实《国家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和《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为契机,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抓住国家政策和产业发展机遇,加强企业自律,强化质量管理,落实安全生产和重金属污染防治措施,加强节能管理和成本管理,逐步走产业化、集约化发展道路,要将努力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尚 文、刘 璐)

(责任编辑:朱竹)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循环经济》”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循环经济》"。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