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循环经济文章 2013年第1期 2012年第12期 2012年第11期 2012年第10期 2012年第9期 2012年第8期 2012年第7期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0期 2011年第9期
返回首页

[人物]再生有色金属行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时间:2012-07-26 13:42来源:中国循环经济 作者:李晶晶 点击:
分享到:
访佛山市南海日镒金属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英雄
  

  企业简介:日镒金属有限公司于1978年创立于台湾,总部设在高雄市,是RUBY METALS GROUP旗下产业之一。该集团目前在美国、大陆和台湾等地均建立公司,专精于有色金属的回收与加工、包装、冶炼、进出口等业务,是目前在美国的两岸华人从事有色金属回收利用最具规模者。公司经营项目包括废铝、废铜、废锌和不锈钢等,销售地点涵盖美国、日本、欧洲、台湾等工业先进国家和地区。

  日镒金属集自有资金于佛山南海建厂,经营有色金属加工及冶炼处理,以意大利考尔玛液压打包剪切机、意大利考尔玛装载机、进口上引铜杆机组、电线铜米粉碎机组、德国大型移动式高速破碎机等先进技术装备为依托,生产碎料、生铝、熟铝、工业型材、破碎型材、8公厘国标铜杆等产品供应国内市场需求,并积极投入生产技术的开发与研究,目前已成为佛山地区雄鹰计划的重点企业和纳税超千万的大型先进企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压力和环境约束日益增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节能环保性能逐渐受到重视,国家出台一系列文件给予鼓励和支持,再生有色金属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期。

  与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不相适应的是,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目前仍处于粗放发展阶段,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环保形势严峻,产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无序,综合生产能耗、污染物排放、资源回收率等关键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因此,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十二五”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转型升级,而先进的技术装备和规范的经营管理是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传统上被认为是劳动力密集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在积极践行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佛山南海日镒金属有限公司凭借在技术装备和管理运营方面的高标准、高水平脱颖而出。在各方称赞声中,记者来到佛山南海进行实地采访,寻找日镒金属的发展之道。

  日镒金属总经理陈英雄清瘦儒雅,谦和有礼。他原本是计算机学科毕业,在台湾一家电脑公司工作十余年,陈总笑言,日镒金属的扩张步伐延伸到大陆时,自己已经在电脑公司做到经理职位,每日西装革履上班,从未曾想过要到大陆发展,最后在家人的劝说下,他决定到大陆走走看看。从深圳到广州,从厦门到宁波,从上海到北京,两个多星期的时间,他的足迹几乎踏遍大半个中国。企业最后选定广东佛山作为落脚点,由于尚是单身,他当仁不让地成为派驻代表。陈英雄本不是金属专业出身,但在家族中耳濡目染,从慢慢熟悉行业,到逐渐参与决策,到如今成为企业在大陆地区的主要负责人,他感叹道,自己从1994年初来到佛山已经整整18年,不仅亲历了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振兴与变革,也见证了南海点滴的变化与发展。

  关键词:先进技术装备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装备的革新。日镒金属拥有的美国进口先进大型高新高效率破碎机组,能够振动自动进料,处理量每小时可达30~35吨;能够自动除铁、除杂,并设有除尘、消音设备;能够自动筛选金属尺寸和大小,便于分拣;全程采用输送带传送,节约能源和人工;全程中央系统控制,闭路电视监控;厂房照明设备齐全,可以24小时连续作业。

  陈英雄介绍,机组安装过程中,对其速度、流程和容量大小全部精算过,每个电机都调试过,机器对各元素的分辨率高达98%,远远胜过人工分拣的水平。

  跟随陈总走进生产厂区,前端是物料存放区,后端是加工车间,空间紧凑有序。陈英雄介绍,目前日镒的进口资源以六类与七类为主,从破碎、分选到打包都是直接机械化操作。在铜米车间记者看到,从剥皮,到塑胶与铜分离,到铜米和塑胶颗粒的回收完全实现流水线作业,一气呵成。

  日镒很早就开始了技术装备的更新升级,从2003年开始陆续投入大型机器设备,采购成本颇高,需要多久才能实现成本和收益的平衡呢?陈英雄仔细算了一笔账:日镒的大型破碎机组每小时可处理35吨左右的量,相当于1.5个集装箱,以一天工作8小时计算,则每天可以完成240吨左右的处理量,相当于12个集装箱;而以人工处理的平均水平计算, 30到40个工人一天能处理一个集装箱,一台机器可以相当于300到400个工人的工作量,两到三年时间就能摊平设备成本。尤其是现在广东地区缺工现象严重,招工困难,人力成本高,人工效率又远远低于机器能力,只要数量和规模够大,采用机械化作业的企业效益是非常可观的。

  陈英雄坦言,作为外资企业,初来乍到,依靠传统模式肯定竞争不过本地企业,在根深蒂固的人脉、资源、信息方面天然居于劣势,要实现规模发展,就只能在装备技术方面取得优势,以达到预期目标。所以,日镒从一开始就选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武装自己,事实证明这是一项明智之举,当初只是为了取得生存的一点优势,到如今已形成全面领先之势。

  目前,日镒购进的第二套大型破碎分选系统正在组装当中,预计明年即可投入使用,届时,日镒的产量和规模将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高效运营管理

  南海是华南地区再生有色金属集散地,市场广阔,但辐射范围毕竟有限。目前,日镒在广西梧州和江西鹰潭也都布点了深加工基地,主要针对客户需求进行生产,经过几年的经营,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生产和销售链条。

  在此过程中,企业坚持的诚信、创新、人本、和谐的核心价值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陈英雄坚持诚信经营为本,认为做生意就是一种互相考核。他自信地介绍,目前日镒在产品质量方面不说数一数二,起码排位前列,也因此与其他厂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基于对日镒的信任,很多客户一年来企业参观一两次就行,销售可以直接通过电话或网络完成,既积累了口碑又降低了经营成本。

  作为广本旗下产业的废铝供应商,日镒也是经受了激烈的竞争才胜出。日本方面曾带领技术和业务人员几次来到日镒,对企业的管理、质量、设备、规模进行了全方位考察,认可企业品质后双方才开始了稳定的合作。近期上市的怡球金属,也是日镒的大客户,但是销售时都不需要对方过来验货。陈英雄说,企业也要有自己的衡量,如果发出去的货物有问题,来回折腾,最后损失的不仅是财力物力,还有自己的信誉。企业要想长远发展,质量和信用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才能扩张自己的销售网络。

  日镒提倡以人为本,把尊重人、关爱人放在管理首位,在内部建立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外部建立和谐的合作和发展平台。这种价值理念从企业的点滴细节之中可见一斑,记者实地参观发现,生产车间在通风、除尘、降低噪音、喷雾降温等方面的保障措施非常到位,尽可能改善工人的现场工作环境,真正做到了人本和谐。

  日镒坚信,“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是事业前进的不竭动力。”陈英雄介绍,日镒目前正着重开发精细化和专业化服务,针对客户需求进行过滤、分类,为企业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由于日镒在台湾、美国等地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因此从建立伊始,陈英雄对于企业要走的路就非常明确,即“再生利用,环保和谐”。

  目前我国废旧有色金属的破碎、分选等处理过程,尤其是电线电缆、废电机方面,大部分是人工拆解,无法拆解的部分焚烧处理,这种落后的处理方式,无论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还是潜在的环境污染,都隐患极大,同时造成了资源的二次浪费。日镒坚持的机械化拆解则可避免以上弊病,极大保护环境。

  日镒在国外拥有自己的进货料场,同时对货物可以完成自己进口、自己保管、自己处理的一条龙式生产服务,取得的成就也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的认可。陈英雄介绍道,无论是本省还是外省,从海关,到环保,到质检,到对外经贸系统,日镒几乎成为各调研考察队伍的固定参观企业。

  但陈英雄同时提出,虽然日镒的技术装备目前在国内看来居于领先地位,根据自己多年走访国外大型企业的了解,这些装备在国外企业只是处理废旧物资的标准配备而已。反观国内,整体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已成为制约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加快转型升级已是刻不容缓。

  机械化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大基点。但是,虽然认识到日镒由于大力推广机械化生产,在降低用工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巨大进步,每年也都会有企业带队来取经,并试图复制模式,日镒目前的技术设备在国内仍然是屈指可数。企业不愿意在装备上大力投资,是目前国内行业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产业转型升级也因此裹足不前。

  陈英雄认为资金压力是主要原因。要想从国外采购组装一套完整的机械化拆解分选设备,大约需要一千到一千两百万美金。目前有色金属整体经济环境比较动荡,行业普遍进入微利时代,资金压力持续加大,如此昂贵的价格很少有企业能负担得起。

  因此,研发、制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械拆解设备成为当务之急。可以让企业增加信心的是,国家已经颁布实施的《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以及《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等系列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关键共性技术及新兴先进技术的研发,重点突破废旧有色金属预处理装备,到2015年产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废旧有色金属机械化拆解预处理技术普遍应用,分级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这些都为今后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技术指明了发展方向,为开展技术与装备研发工作提供了支撑平台,为迎接挑战增添了重要的砝码。可以预见,如果政策真正得到贯彻实施,将极大地提升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再生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后记:

  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作为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内容,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抓手,也是缓解资源瓶颈的有效途径。

  但整体而言,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整个产业起步较晚,产业集中度低、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落后、再生产品附加值低、存在二次污染,与发达国家水平差距明显。

  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技术装备升级刻不容缓,这对于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日镒金属作为一个外资企业,借助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国际经验,在技术装备和管理运营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得到政府主管部门和业界同行的一致肯定,成为当之无愧的业界典范。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也面临很多现实诉求。我国目前的再生有色企业普遍以民营为主,规模不大,像日镒金属进口的这种大型全套破碎分选设备,其高昂的成本不是每个企业都能承受的。因此要实现行业普遍的转型升级,单依靠进口设备肯定是行不通的,更需要在政策的扶植下,做好自主设备的研发和创新工作。

  业界专家也建议,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要着重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从规模化和规范化入手,要确立行业准入制度和再生产品标准,提升产业规范程度;二是要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有机结合;三是要重视市场培育,加强与客户需求的结合,积极与终端用户开展全方位合作,不断完善产品配套,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责任编辑:朱竹)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循环经济》”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循环经济》"。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