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显示,全球每年产生5亿吨电子垃圾,而其中72%进入中国。有专家建议,应该明确和统一概念,将废弃物一起纳入再生资源范畴,站在资源利用的高度处理这些问题,制定政策。
据报道,离中关村不到3公里的北京后八家村,是北京废品的集散地。虽然村子本身已经被拆迁,但废品货场依然忙碌。
业内人士称,《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2011年8月实施后,固废物的进口来源受到限制,总量有所减少。为了收取原料,现在已经有物资再生公司在后八家村蹲点收“料”。
虽然目前进口固废在全国固废占多大比例的数字还不确切,但在许多如废塑料、《管理办法》出台前的电子废弃物的分类领域中,国内再生环节中有超过一半都来自于进口。
从全球源源不断流向中国的各种固废,有时被当成污染之害的垃圾,有时被看作资源,有时干脆被做成生意。
为洋垃圾正名
中国再生资源交易网总监齐斌指出,“我得强调,固废和洋垃圾不是一回事。”
通常被舆论以洋垃圾指责的进口固废也是如此,沿海电子垃圾拆解造成的潜在污染一直吸引着公众的高度关注。
洋垃圾是社会上的俗称,它有时指进口固体废物,有时又特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或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
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曾经表示,2010年中国废纸、废塑料、废五金、废钢铁、铝废碎料、铜废碎料等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实际进口达4000多万吨。占国内回收量近30%。这中间还不包括统计口径不同遗漏的部分。
目前中国国内各部委使用的名词也不同,环保部门称为“固体废物”,住建部门称之为“垃圾”,发改委在循环经济相关文件中使用“废弃物”一词,海关则是按具体货物名称,没有统称。
“这其中涉及各个部门的利益。” 中国环境学会固体废物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聂永丰称。按照法律,废料进口——即进口固废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允许进口的固体废物,加工过程中没有毒害;第二类是限制进口,包括塑料、废五金等,循环利用过程中会释放有毒物质,需要环保部门的进口批文才能进口;第三类是禁止进口的,主要是废旧电脑、电池、手机、线路板、打印机等。
第三类也被称为电子垃圾,因其回收不完整,且电子废弃物中的重金属对人体和环境都有害,所以历来成为舆论讨伐的焦点。“一般媒体反对的主要也是电子垃圾。”绿色和平组织污染防治项目主任赖芸说。
不过在固体废物涵盖下,垃圾也会变身为再生资源。“中国一向有废品回收的传统,一来是因为中国人向来节俭,二来因为中国矿产资源缺乏。”聂永丰分析说。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刘强在一篇文章中称,大量使用再生资源作为工业原料,可替代部分矿产资源,比如使用废钢铁和废有色金属,可节省大量成品矿石,使用废塑料可节省大量石油。
中国再生资源交易网上,分门别类地列举了钢材、金属、塑料等众多再生资源品类,“电子废弃物中,也有可以回收的物资,主要以回收的产品分类。”齐斌称。
半数来自进口
聂永丰认为,国外资源丰富,所以一切丢弃物都称为垃圾,从环保理念出发,这也是早期进口固废拆解地遭到攻击的原因,但如果从资源角度衡量,则要复杂得多。
据了解,2010年中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纸、废弃电器电子及报废汽车、报废船舶八大类再生资源回收总值达到5069亿元。中国物资再生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国内再生资源行业共有回收网店20万个,回收利用加工企业1万多家,从业人员1800万人。
按2010年进口固废4000多万吨计算,统计得到的进口固废产值至少在1500亿元。不过,赖芸称:“在新的管理办法之下,电子垃圾被归入禁止进口的品类,这部分在新规实行后,无法确切统计。”
国内从事进口固废加工回收的企业在实际中面临很大困难。“进口废塑料保守估计占到塑料再生的40%~50%,贵金属也占到很高比例,”齐斌称,“其中多数企业,在国内并没有介入回收体系,所以有企业北上建立办事处,填补空白。”
许可证制度实行卡住了正规企业的进口路径,但电子垃圾的渠道并没有完全堵上。进口电子垃圾多活跃在港口附近,早期就游走在合法与不合法的边缘。
齐斌介绍说,早期这个行业只要国外有货,运回国内处理后售卖,两边收钱,利润很高,但后来越来越规范,大的企业已经正规化,有厂房,有技术。一些个人依然游走在法律边缘,可能一夜暴富,但也不为外界所知。
据他称,早期从事进口固废的企业,有些已经在国外建立回收体系,解决原料问题。而同期,随着国内家电等废旧电子产品淘汰潮的来临,国内的货源也会日益充足。
同期,国内也在推行“圈区”化管理,建立循环经济产业园,将原先分散的物资回收行业集中管理,减少污染,原来饱受指责的“垃圾回收”摇身一变,成为“资源再生”和节能产业的一部分。资源回收再利用比开矿节约能源,排放物也同期减少。
不过污染最严重的电子垃圾入境问题,依然无解。此前数据显示,全球每年产生5亿吨电子垃圾,其中80%运到亚洲,而其中90%进入中国。
“政府应加强管理,在技术和税收上支持,企业有能力将进口电气废弃物的回收率提高,”齐斌说,“不然,难以管理。”
聂永丰则建议,应该明确和统一概念,将废弃物一起纳入再生资源范畴,站在资源利用的高度处理这些问题,制定政策。
(责任编辑:朱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