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材料,也是高、精、尖技术的支撑材料。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色金属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用量相应增加,但原生有色金属已不能满足需要。因而有效地回收和利用有色金属废料就显得特别重要。
本文以复杂镍钴杂料为原料,生产硫酸钴、氯化钴、硫酸铜、硫酸镍产品,具有生产工艺流程简化,回收率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好,生产成本较低、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
1 原料及生产工艺流程
1.1 原料
原料主要为镍钴硫化物、硫化钴精矿、锌锰含量较高的碳酸钴渣和氢氧化钴渣等。镍钴硫化物外观黑色,粒度1
表1 镍钴杂料主要组成质量分数(%)
物料名称 |
Co |
Ni |
Cu |
Fe |
Ca |
Mn |
Zn |
S |
Mg |
镍钴硫化物 |
6-10 |
13-19 |
0.5-2.5 |
0.5-2.5 |
0.1-0.5 |
0.6 |
0.03 |
20 |
0.5-2.5 |
硫化钴精矿 |
33.62 |
1.77 |
6.05 |
2.17 |
0.6-1.5 |
0.13 |
8.10 |
2.061 |
0.13 |
高锰氢氧化钴 |
19.05 |
0.28 |
1.56 |
3.24 |
1.5-3 |
10.94 |
9.33 |
0.11 |
0.24 |
高锌碳酸钴 |
22.5 |
0.8-1.6 |
0.8 |
1-2.5 |
0.6 -2.5 |
8.5 |
11.2 |
- |
0.1 |
表2 镍钴硫化物各相的质量分数及分配情况(%)
物相名称 |
Ni |
Co |
||
含量 |
分配率 |
含量 |
分配率 |
|
硫化物 |
5.88 |
47.49 |
4.02 |
54.47 |
氧化物 |
0.41 |
3.31 |
0.18 |
2.44 |
水溶性金属 |
6.09 |
49.19 |
3.14 |
42.55 |
金属总量 |
12.38 |
100 |
7.38 |
100 |
1.2 生产工艺流程
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工艺流程的特点是:(1)工艺对原料的适应性好,可处理成分复杂和铜锌锰含量较高的镍钴物料。 (2)焙砂采用硫酸浸出成本低,可初步实现Co与Ca、Pb的分离。(3) N902除铜工序既脱除了钴镍溶液中的杂质铜,又可用硫酸铜反萃液生产硫酸铜产品,达到了铜的综合回收与利用的目的。(4) 采用化学沉淀法进行铁和钙镁的脱除,铁钙镁渣混在一起过滤解决了钙镁渣粘度大、过滤难的问题。(5)P204萃取除杂和P507萃取分离镍钴工序直收率高。P204萃取除杂工序可深度净化溶液中的锌锰,P507萃取工序产出的氯化钴(硫酸钴)液、硫酸镍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得到较高纯度的镍钴盐类产品。
镍钴杂料 回转窑焙烧 硫酸浸出 综合除铁 铁 氟化钠除钙镁 P204萃取除杂 P507镍钴分离 萃取除铜 硫酸钴液 氯化钴液 硫酸镍溶液 蒸发、结晶 蒸发、结晶 离心、干燥 离心、干燥 硫酸钴产品 氯化钴产品 硫酸铜反萃液 硫酸铜产品 图1 生产工艺流程 镍盐产品 高锌碳酸钴渣、高锰氢氧化钴渣 镍钴硫化物、硫化钴精矿
2 工艺原理和过程控制
2.1 氧化焙烧
为将物料中的金属硫化物氧化为易溶于水的硫酸盐和可溶于稀酸的低价氧化物。本工艺选择回转窑氧化焙烧,物料通过加料螺旋加入回转窑内,在加热的条件下,主要发生硫化物的氧化反应,主要的反应式:
2CoS+3O2=2CoO+2SO2
SO2+1/2O2=SO3
CoO+SO3=CoSO4
焙烧过程控制窑头温度 400~450℃,窑尾温度730~780 ℃。焙砂主要组成质量分数见表3。
表3 焙砂主要组成质量分数 (%)
|
Co |
Cu |
Fe |
Ni |
Ca |
Mg |
NH3 |
1 |
11.31 |
1.60 |
2.23 |
24.17 |
0.06 |
1.35 |
0.03 |
2 |
12.17 |
1.01 |
2.85 |
21.74 |
0.08 |
4.86 |
0.13 |
2.2 硫酸浸出
焙砂进行常压稀硫酸浸出,浸出温度
CoSO4(S)=CoSO4(L)
CoO+H2SO4=CoSO4+H2O
在浸出过程中,焙砂所含其它杂质如Mn、Zn及部分Ca、Mg也同时被溶解而进入溶液。而焙砂中仍以硫化物形式存在的少部分Co、Ni、Cu,因其不溶于稀酸,而留于渣中。浸出液经厢式压虑机液固分离后浸出液送除铜工序除铜,浸出渣返回回转窑焙烧。 浸出液各组成体积质量分数和浸出渣各组成质量分数见表4和表5。
表4 浸出液各组成体积质量分数(g/l)
|
Co |
Cu |
Fe |
Ni |
Pb |
Zn |
Ca |
Mg |
Mn |
H2SO4 |
1 |
46.3 |
3.96 |
2.68 |
69.2 |
0.008 |
0.6 |
0.58 |
4.84 |
0.57 |
21.9 |
2 |
39.5 |
2.12 |
4.86 |
59.3 |
0.007 |
2.9 |
0.7 |
6.6 |
6.8 |
13.8 |
表5 浸出渣各组成质量分数 (%)
|
Co |
Cu |
Fe |
Ni |
Ca |
Mg |
H2O |
1 |
7.48 |
0.86 |
0.089 |
19.87 |
0.058 |
0.054 |
45 |
2 |
5.71 |
0.3 |
1.9 |
20.36 |
0.066 |
1.02 |
43 |
2.3 N902萃取除铜
N902属于醛肟类萃取剂,对铜有较强的选择性,铜净传递量
主要技术条件:有机相配比:30%N902,70%磺化煤油,反萃酸:3.8mol/l硫酸,萃取相比:O/A=4-6:1。萃取级数设置:萃取3级,反萃4级,萃余液澄清1级,负载有机澄清1级,洗后有机澄清1级共10级。
表6 N902钴萃余液和反萃液主要组成体积质量分数(g/l)
|
Co |
Cu |
Fe |
Ni |
萃余液 |
39.5~46.3 |
0.1~0.5 |
1.68~2.06 |
59.3~69.2 |
反萃液 |
0.1~0.5 |
40~45 |
0.1~0.5 |
0.2~0.7 |
2.4 化学法除铁钙镁
(1)本工艺选用综合除铁法,即先用黄钠铁矾法除铁,铁脱除率﹥99%,化学反应式如下:
6FeSO4+NaClO3+3H2SO4=3Fe(SO4)3+NaCl+3H2O 3Fe2(SO4)3+12H2O+Na2SO4=Na2Fe6(SO4)(OH)12¯+6H2SO4
Fe3++3OH-=Fe(OH)3¯
技术条件:
氯酸钠加入量:NaCLO3:Fe2+=(0.5~1.5):1
铁矾生成过程控制温度90
除铁时间:1~1.5小时
除铁终点: PH=4.0~4.5
(2)氟化钠除钙镁
在除铁后未过滤的溶液中加入氟化钠除钙镁,反应式如下:
Ca2++
Mg2++
氟化钠加入量:M(NaF):M(Ca+Mg)=6-8:1
除钙镁时间:1.5-2小时
除铁、钙、镁后液主要组成体积质量分数见表7。
2.5 P204萃取除杂
P204萃取剂的化学名称为二一(2一乙基已基)磷酸,P204在硫酸盐中萃取各种金属的顺序为:Fe3+>Zn2+>Cu2+≈Mn2+>Ca2+>Co2+>Mg2+>Ni2+, 因此,铁、锌、铜、锰、钙优先于钴镍被除去,而钴镍留在萃余液中。
P204有机相组成:20%P204+80%磺化煤油,皂化率60~65%,相比根据料液杂质含量的变化调整。1.2mol/lHCl洗钴,2.5 mol/lHCl洗钴,6.0mol/lHCl洗铁。P204萃取级数设置:萃取10级,洗钴8级,洗铜4级,洗铁5级,萃余液澄清1级,洗铁后有机澄清1级,共29级。
表7 除铁后液和P204萃余液各组成体积质量分数 (g/l)
|
Co |
Cu |
Fe |
Ni |
Pb |
Zn |
Ca |
Mg |
Mn |
除杂后液 |
40 |
0.1-0.3 |
0.03 |
55 |
0.006 |
0.6-2.5 |
0.03 |
0.5 |
0.4-6.1 |
P204萃余液 |
22 |
0.0002 |
0.0002 |
55 |
0.0003 |
0.0006 |
0.002 |
|
0.0005 |
2.6 P507萃取分离镍钴
P204萃余液进入P507进行镍钴分离,制取氯化钴液(硫酸钴液)、硫酸镍液。有机相组成:25%P507+75%磺化煤油,皂化率70~75%。氯化钴液和硫酸镍液各组成体积质量分数见表8。
表8 CoCl2液(CoSO4液)、 NiSO4液各组成体积质量分数 (g/l)
|
Co |
Cu |
Fe |
Ni |
Pb |
Zn |
Ca |
Mg |
Mn |
CoCl2液 |
105.5 |
0.0008 |
0.002 |
0.003 |
0.0003 |
0.0006 |
0.02 |
0.03 |
0.0006 |
NiSO4液 |
0.01 |
0.0002 |
0.002 |
43.5 |
0.0003 |
0.0006 |
0.02 |
0.03 |
0.0006 |
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9。
表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镍 |
钴 |
铜 |
直收率 |
80.15% |
81.8% |
80.85% |
回收率 |
97.6% |
97.83% |
97.9% |
4 结语
(1)该工艺拓宽了原料的处理种类,可处理成份复杂、铜锌锰含量较高的镍钴物料,工艺可靠,成本经济合理。
(2)N902萃取除铜工艺,脱除了镍钴溶液中的铜,也提高了钴镍直收率,避免了化学法除铜固有的铜渣含钴镍高,铜渣需进一步处理的缺点。N902铜反萃液可用于生产硫酸铜,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回收与利用。
(3)P204萃取深度除杂、P507镍钴分离工艺,实现了杂质与主金属的深度分离,提高了产品等级。
(作者单位:金川铜盐厂)
(责任编辑:朱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