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一块废蓄电池的“重生”之路

2010-12-03 10:01 编辑人:
工人在循环经济园内分拣废蓄电池(12月1日摄)。一块报废的蓄电池,经过拆解、还原、再生等工序,摇身一变成为一块新的蓄电池。这就是安徽省界首市循环经济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依托废旧物资收购的传统优势,坚持科学发展,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形成

  工人在循环经济园内分拣废蓄电池(12月1日摄)。“一块报废的蓄电池,经过拆解、还原、再生等工序,摇身一变成为一块新的蓄电池。”这就是安徽省界首市循环经济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依托废旧物资收购的传统优势,坚持科学发展,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形成了“企业内小循环、园区内中循环和社会大循环”的循环经济产业。目前,该市每年回收利用50万吨再生金属和80万吨再生塑料,相当于6个中型冶炼厂和3个中型化工厂的年产量。该市的循环经济园区已经初显集聚效应,年工业加工产值达100亿元以上。新华社记者李健摄

  这是由废蓄电池提炼再生的粗铅锭(12月1日摄)。 “一块报废的蓄电池,经过拆解、还原、再生等工序,摇身一变成为一块新的蓄电池。”这就是安徽省界首市循环经济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依托废旧物资收购的传统优势,坚持科学发展,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形成了“企业内小循环、园区内中循环和社会大循环”的循环经济产业。目前,该市每年回收利用50万吨再生金属和80万吨再生塑料,相当于6个中型冶炼厂和3个中型化工厂的年产量。该市的循环经济园区已经初显集聚效应,年工业加工产值达100亿元以上。新华社记者李健摄

  这是由粗铅锭加工的精铅锭(12月1日摄)。 “一块报废的蓄电池,经过拆解、还原、再生等工序,摇身一变成为一块新的蓄电池。”这就是安徽省界首市循环经济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依托废旧物资收购的传统优势,坚持科学发展,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形成了“企业内小循环、园区内中循环和社会大循环”的循环经济产业。目前,该市每年回收利用50万吨再生金属和80万吨再生塑料,相当于6个中型冶炼厂和3个中型化工厂的年产量。该市的循环经济园区已经初显集聚效应,年工业加工产值达100亿元以上。新华社记者李健摄

  工人在生产利用再生资源加工的蓄电池(12月1日摄)。 “一块报废的蓄电池,经过拆解、还原、再生等工序,摇身一变成为一块新的蓄电池。”这就是安徽省界首市循环经济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依托废旧物资收购的传统优势,坚持科学发展,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形成了“企业内小循环、园区内中循环和社会大循环”的循环经济产业。目前,该市每年回收利用50万吨再生金属和80万吨再生塑料,相当于6个中型冶炼厂和3个中型化工厂的年产量。该市的循环经济园区已经初显集聚效应,年工业加工产值达100亿元以上。新华社记者李健摄

  工人在展示利用再生资源生产的蓄电池成品(12月1日摄)。 “一块报废的蓄电池,经过拆解、还原、再生等工序,摇身一变成为一块新的蓄电池。”这就是安徽省界首市循环经济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依托废旧物资收购的传统优势,坚持科学发展,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形成了“企业内小循环、园区内中循环和社会大循环”的循环经济产业。目前,该市每年回收利用50万吨再生金属和80万吨再生塑料,相当于6个中型冶炼厂和3个中型化工厂的年产量。该市的循环经济园区已经初显集聚效应,年工业加工产值达100亿元以上。新华社记者李健摄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