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结构调整深化 产业转移加速

2014-11-26 14:29 编辑人: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国内外形势变化,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虽然总量规模还在扩大,但与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相比,废料进口数量减少,增长势头显著减弱,“这表明,中国有色金属废料供给结构正在改善。”尚福山说。

  我国有色金属废料供给结构正在改善,有效带动再生金属材料和专业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传统有色金属材料产业与上下游产业相互合作与融合,产业结构出现垂直扩散趋势,减少了材料产业化的中间环节,有利于再生有色金属企业做大做强

  目前,发达国家铜、铝、铅的回收利用率超过了50%,而中国为30%左右。“回收金属占金属消费总量的份额越来越大,已经成为金属应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全球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会长尚福山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四届再生金属国际论坛上表示。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国内外形势变化,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虽然总量规模还在扩大,但与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相比,废料进口数量减少,增长势头显著减弱,“这表明,中国有色金属废料供给结构正在改善。”尚福山说。

  数据显示,今年1至3季度,中国有色金属废料共进口456.3万吨,进口数量持续下降,其中含铜废料进口数量创下近年来最大跌幅,达19.62%,铝废碎料进口数量连续4年下降,累计下降21.94%。预计今年含铜废料进口量占原料的供给比例将下降到50%,含铝废料进口原料占原料的供给比例将下降到40%,降幅分别在20%和15%左右。

  尚福山认为,目前,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结构调整正逐步走向深化。以再生铅行业为例,行业前10名产量所占比重达60%以上,产业集中度得到大幅提高,先进工艺技术装备快速推广,污染物排放数量和血铅事故发生率显著下降,产业已经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带动了再生金属材料和专业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这些产业体系的结构升级。”尚福山告诉《经济日报》记者。

  同时,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布局调整正稳步推进。随着中西部地区交通物流体系的完善和能源劳动力优势的显现,再生金属产业从东南沿海地区向西部和内陆边疆省份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截至今年9月,国家正式批准的45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中,就有13家位于中西部地区。这些园区的建成,将极大地推动中西部地区报废机电设备、电线电缆、汽车、家电、电子产品等废旧资源的循环利用、规范利用和高值利用。

  随着交通运输、节能环保等产业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资源,同时也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增加了动力。比如,汽车和飞机工业的技术创新,一方面是铝合金用量在增加,另一方面是铝合金回收技术得到了极大发展。

  “未来,高新技术的发展催生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变革,尤其是稀有金属应用领域,伴随着元器件微型化、一体化的趋势,逐渐向新材料产业拓展。”尚福山说,“传统有色金属材料产业与上下游产业相互合作与融合更加紧密,产业结构出现垂直扩散趋势。这种趋势减少了材料产业化的中间环节,加快了研究成果的转化,降低了研发与市场风险,有利于再生有色金属企业做大做强。”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