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康义:有色金属工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和实现由大变强的历史性机遇

2013-08-12 18:13 编辑人:李路路
2013年3月27-29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2013有色金属矿山环保高层论坛”在厦门落下帷幕。

   2013年3月27-29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2013有色金属矿山环保高层论坛”在厦门落下帷幕。

  近年来,环境保护问题一直是社会舆论非常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做好矿山的环保工作,让行业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和挑战。在本次召开的论坛上,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对矿山环保的促进与提高成为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长康义,环保部政策法规司规划处处长李静云,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邱晓华,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杨焕文等相关领导、专家及企业代表共200多人参加会议,共有15名专家做了精彩发言,众多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康义在论坛上致辞并做了《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报告。康义在报告中指出,我国发展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已形成了多方面综合优势,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从行业环境看,有色金属工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和实现由大变强的历史性机遇。但是,从我国经济发展整体阶段看,增长趋势正在逐渐下移。

  康义在谈到矿山环保问题时呼吁我们行业应从六个方面重视起来。一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二是加大环保投入,在重金属重点区,实施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三是加大工业废水、废气、废渣“三废”治理力度。采用先进适用技术,逐步实现少排放和“零排放”;四是加强对矿产资源、固体废物的资源综合利用,提高从复杂难处理低品位共伴生矿和尾矿中提取有价元素的综合利用水平。研究完善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研究和推广氧化铝生产中赤泥综合利用水平;五是加快建设“城市矿产”示范工程,形成若干有色金属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的示范基地。研发推广从废旧铅酸电池、废电器电子产品中回收提取重金属和稀有金属技术水平;六是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绿色、智能矿山建设,加大矿山土地复垦力度,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论坛上,邱晓华围绕矿山环保的主题,介绍了紫金矿业的安全环保工作情况。

  安全环保被紫金矿业视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在管理工作中实行安全环保“一票否决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做好尾矿、弃渣综合利用工作,落实了多个低品位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硫铁矿、磷化工等循环经济项目。

  邱晓华指出,紫金矿业制定了较高的发展目标,在实现国内金属矿业领先的基础上,已经开始以国际化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创业,为进入国际金属矿业先进行列努力奋斗,并将公司的环保工作能否得到世界矿业的认可和尊重视为国际化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李静云在论坛上指出,目前我国一些环保领域尚存立法空白,例如土壤污染、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生物安全、核安全、遗传资源保护、电磁辐射、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方面缺乏法律法规。我国环保立法今后或将发生变革,将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由构建型向完善型转变。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环保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周连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技部副处长邵朱强,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矿冶院院长王春,北京高能时代环境修复有限公司总经理魏丽等专家,分别围绕有色金属矿山环保主题作了技术报告。

  茶歇期间,周连碧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周连碧对记者表示,我国有色金属矿由于品位低、提取工艺复杂,固体废弃物产量大,破坏和压占了大量土地。多年来重开发、少治理,历史“欠帐”积深,面临的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问题十分严重。他认为无土复垦将是我们今后研究的方向。他还称,目前我国只对铜、铅锌等矿山进行过无土复垦,对金矿领域还未涉足过,今后也将对金矿无土复垦要进行很好的研究。

  论坛举办期间,一些与有色金属行业密切合作的设备制造企业,宣传展示了他们的新技术、新产品。记者在北京高能时代环境修复有限公司展位发现,该公司对重金属污染修复有许多先进的技术,公司市场总监刘力奇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完成对十几家企业的重金属污染修复案例,包括紫金山金铜矿湿法冶金场地及原沈阳冶炼厂的阻隔填埋处理技术等。刘力奇还强调为减少各类重金属污染事件的发生和重金属污染扩大,建议国家相关立法机构制定重金属污染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源头上控制重金属污染。

  论坛结束后,主办方还组织参会代表参观了紫金山金铜矿和紫金地质矿产博物馆。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