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铜一期工程试产成功 行业洗牌效果凸显
日前,工信部公布了2012年铜冶炼淘汰落后产能具体企业名单,共涉及全国43家铜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共计70.52万吨,其中淘汰铜再生冶炼产能53.92万吨,占全部淘汰量的76.46%。鹰潭市共有7家铜企业名列其中,淘汰落后产能共12.3万吨,占江西省落后产能淘汰总量的75.5%,位列全省各设区市之首。
江西市场我国铜供给的最要地区,而江西铜业集团作为我国铜冶炼的最主要企业之一,在全球铜市场的低位更是不可撼动。虽然该集团的铜生产的主要来源于原生铜,但是江西废铜淘汰产能非常高,如果能合理利用这一部分淘汰的废铜将会为企业带来非常高的回报。作为一个龙头企业肯定不会错失良机。
江铜集团废铜
月9日,江铜年拆解30万吨第七类物资的江铜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一期工程试生产仪式在鹰潭(贵溪)铜产业循环经济基地举行。

该项目由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占地面积305亩,总投资2.03亿元,建成后年拆解第七类物资30万吨。年拆解量达10万吨的一期工程于今年6月26日开工,固定投资达2500万元,引进各类加工拆解设备200余台(套),项目今年可完成铜拆解量3万吨。该项目全面建成后将进一步巩固我市铜产业发展的龙头格局,成为我市“城市矿山”和“世界铜都”建设的助力器。
该项目建成试产之后也标志着江铜集团在再生铜冶炼领域成功迈进。江西铜业将原生铜和再生铜项目的生产双管齐下,不但提可以提高自己的终端产量,也可以适当的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有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向行业证明了作为一个龙头企业的真正实力,在同业内有很强的提振作用,对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市场竞争日益剧增,企业淘汰率也相继提高,江铜此举再一次巩固了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对于整个同行业而言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典范,大规模的再生资源企业将会越来越多,我国再生资源大洗牌逐步见效。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上一篇:特色再生资源产业园区
- 下一篇:废旧塑料改性造粒综合利用项目试产在即
推荐内容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推荐第三批工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凝心聚力 砥砺前行 再生金属产业喜迎十九大—
党的十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国际回收局任命布鲁内特先生为新一届的BIR秘
国际回收局(BIR)任命布鲁内特先生(Mr Arnaud Brunet)为新一届的BIR秘书长。任期从2017...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全国唯一的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点落户东营
中国网山东东营4月10日讯 近日,国家标准委、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天能动力铅电池继续转型升级 再生铅业务稳定
净利同比增长40.5%至8.59亿元、符合市场预期、低于我们预期4.4%:收入214.8亿元(人民...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葛洲坝绿园科技公司华丽转身 进军再生资源深
4月7日,葛洲坝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绿园科技有限公司牵手再生有色金属领域的...
热点内容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中国有色金属再生资源利用现状
随着我国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社会上可用的废杂金属的积蓄量也不断增加,利...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神华集团100万吨粉煤灰制取氧化
神华集团“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揭牌仪式暨“神华准格尔矿区伴生资源...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沈阳九星控股集团董事长李文君传
爱心传递,火热辽宁。“祥云”火炬7月17日在中国沈阳开始传递,上午8点55分,第73棒火...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葛洲坝绿园科技公司华丽转身 进
4月7日,葛洲坝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绿园科技有限公司牵手再生有色金属领域的...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赴
7月28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赴扬州市华翔有色金属有限...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河南大周再生金属回收加工区发展
金阳铝业再生铝生产车间。 潘热新/摄 河南大周再生金属回收加工区位于河南省许昌长葛...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兰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兰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整合现有回收网点,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广东电子垃圾村:19世纪工艺怎能
编者按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是近年来在电子废弃物回收领域赫赫有名的回收利用...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姜增伟副部长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姜增伟副部长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美国旧手机回收利用方法
扔掉一部手机问题不大,但扔掉1亿部就会引发全球的环境灾难。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