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全球电子垃圾处理产业增速明显

2012-06-11 11:07 编辑人:
  中国2010年电子垃圾产量已达230万吨,预计到2015年将进一步增加到560万吨;同时,每年中国进口的电子垃圾总量达200万吨左右。

       中国是电器电子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许多产品已进入淘汰报废的高峰期。目前,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计算机5类产品每年的废弃量达数千万台,另外还有大量的手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电子产品报废淘汰。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0年发布的报告,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电子垃圾生产国。

  2005年初,广州市政府决定在全市逐步建立起由社区回收、市场集散交易中心和综合利用处理三个层次组成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目前,芳村区已定为社区回收网络建设的试点,并把白云区庆丰村选点为集散交易中心的试点。到2010年基本完成整个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的建设。

  由于尚未建立有效的回收处理机制,淘汰下来的电器电子产品流向分散,绝大部分没有进入正规的处理企业拆解处理,而是由个体手工作坊拆解,它们采用露天焚烧、强酸浸泡等原始落后方式提取贵金属,随意排放废气、废液、废渣,对大气、土壤和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危害了民众的健康。

  该负责人表示,中国借鉴了发达国家实施“生产者责任制”的经验,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征收基金不仅有利于推动生产者承担相应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责任,而且可以建立起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形成电器电子产品从生产、销售到回收、处理的良性循环机制。

  这个政策出台,使得家电以旧换新期间催生的一批电子产品拆解企业,有了生存下来的机会。在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结束后,由于国家电子产品拆解补贴终止,拆解业务实际上是亏损的,很多家电子产品拆解企业大多处于停工状态。

  正规回收渠道的缺失是电子垃圾污染肆虐的原因之一,而消费者也应该增强环保意识,意识到电子垃圾是含有多种有毒物质的危险废物,不能随便处理。卖给社区附近的流动三轮车小贩的电子垃圾最终到哪里去了呢?绿色和平调查发现,除了那些仍有使用价值的电子垃圾被翻新并进入二手市场之外,大部分的电子垃圾都被层层转卖并最终流入贵屿等电子垃圾的拆解集散地。在这些地方,电子垃圾被工人们用原始的方式进行手工拆解,污染了环境还伤害了工人与当地居民尤其是儿童的健康(汕头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发现,被检测血铅水平的165名贵屿儿童中,超过8成属于铅中毒)。电子垃圾的回收价值比较高,包括贵重金属、塑料、玻璃以及一些能再利用的零部件。电子垃圾回收行业不乏混乱局面。一些间接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比如美国回收的电子垃圾的50%-80%都要出口到国外,其中90%到了中国。

  投资分析行业看好废弃电子垃圾处理产业基金对于行业正面影响,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竞争加剧、现金流、区域壁垒和政策风险等。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