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限采令”大限将至 央企地方国企“稀土暗战”迈向前台

2012-03-08 09:23 编辑人:
  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2月27日挂牌,将逐渐淡出公众视线的稀土资源整合再次曝露在聚光灯下。在稀土矿资源“限采令”大限即将到来之时,央企和地方国企之间围绕稀土资源的博弈也到了炙热阶段。

  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2月27日挂牌,将逐渐淡出公众视线的稀土资源整合再次曝露在聚光灯下。在稀土矿资源“限采令”大限即将到来之时,央企和地方国企之间围绕稀土资源的博弈也到了炙热阶段。

  据记者了解,以中铝为代表的央企正在促使地方合作伙伴尽快获得新的稀土采矿权。而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正在向国土 资源部申请增加10个稀土采矿权。

  国土资源部从2010年开始即明确表示,到2012年6月30日前,原则上暂停受理新的钨矿、锑矿和稀土矿勘查、开采登记申请。在此期间,新的采矿证获得的可能性为零。

  目前距离“限采令”到来只有不到4个月时间,国土资源部是否受理新的稀土矿采矿证申请令业界关注。尽管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都声称目前并没有听到新采矿证申请重启的消息,但中国稀土学会秘书长张学文认为,随着旧的稀土矿资源逐渐枯竭,国土部门有必要颁发新的采矿证。

  既有矿权在地方手中

  资料显示,我国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江西省、广东省、福建省等地区,其中,内蒙古主要为轻稀土,而南方主要为中重型稀土。北方稀土采矿权主要集中在包钢稀土手中。而在南方,江西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持有88个采矿权(江西共有89个),福建厦门钨业有2个(福建共有6个),广东省所有的4个采矿权都由广晟有色持有。此外,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和湖南等地各有1至2个采矿权。

  “目前,还没有一家央企拿到稀土采矿权。”业内人士透露。

  截至目前,除了江西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外,各省区的稀土采矿证并未变化。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赖兆添透露,目前公司手中的采矿权已经整合缩减至44个,减缩幅度达到50%。

  而据赣州国土资源局负责人称,“截至2012年年底,赣州地区88个采矿权证将会浓缩成42个,而单个矿区的面积将会扩大。”

  2004年12月,赣州市政府牵头,将全市所有稀土矿山采矿权作价入股,组建了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公司为市属国有企业。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是赣州稀土矿山唯一的采矿权人。

  赣州稀土矿业公司采矿权缩减,是旗下采矿权整合集中的结果。为防止国内稀土矿的过度开采,国土资源部从2006年开始连续5年对全国稀土矿开采企业下达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严格其开采总量,加强其合理的开发利用。在此背景下,赣州近两年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对布局不合理的稀土矿山进行全面整合,将稀土采矿权集中。

  江西产权交易中心资料显示,2010年8月,江西国土资源厅就将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原有的15宗采矿权整合成足洞重稀土矿采矿权。整合后将对原有15宗采矿权全部进行注销,整合后,赣州稀土矿业通过支付一定代价重新获得该地区的采矿权。在该区域内,不设置其他矿业权。

  业内人士表示,赣州稀土矿业公司采矿权缩减也与部分资源枯竭有关。

  稀土采矿权一直是央企和地方国资博弈的关键所在。2010年底,业界曾出现将采矿权收归中央的论调。持此种呼声的人认为,将稀土采矿权全部收归中央,这将有利于稀土资源集中在少数几家行业龙头手中,从而改变我国稀土开采的散乱现状。

  其时,稀土价格开始迅猛上涨,国家对稀土资源的重视提高至国家战略高度,让所有人对稀土的前景充满信心。

  值得注意的细节是,赣州稀土矿业公司持有的88个采矿权于2010年9月到期。在没有可能获得新的采矿权的前提下,分割现有的采矿权也就成为包括央企在内的所有致力于稀土产业发展的企业的期盼所在。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稀土采矿权改革难度不小。中国稀土学会秘书长林东鲁就认为,稀土采矿权涉及各级政府利益,不好硬碰硬,从地方手中收取采矿权不易。

  而赣州一家稀土公司的董事长更是直言:“国家让央企来整合江西的稀土资源,挣来的钱直接上交给中央,没我们什么利益,我们可能会想尽一切办法来阻止。他们有政策,我们有对策。”

  在后来的进程中,并未见到国土资源部对采矿权提出新的政策。而赣州稀土矿业公司通过整合旗下采矿权,继续掌控着赣州地区稀土开采的所有采矿权。

  央企曾掀起“下地方”热潮

  在2008年左右,央企曾经掀起一股“下地方”热潮,五矿集团和中铝集团都大手笔收购地方有色企业,其中就包括五矿集团与江西两家企业合作成立五矿稀土公司、中铝收购云铜等著名案例。

  2008年,五矿集团联合江西民营稀土冶炼企业定南大华新材料资源有限公司(下称“定南大华”)和赣州红金稀土有限公司(下称“红金稀土”),共同组建了五矿稀土,三方各占40%、30%、30%股权。

  五矿稀土目前已有6家控股子公司,拥有8600吨稀土分离能力,加上所属的江钨集团拥有的5000吨稀土分离能力,五矿集团目前已经拥有了13600吨的年分离能力,占到国内中重稀土分离市场的25%左右,这也让五矿集团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稀土产品加工商。

  央企大肆收购地方国企,与当时国资委整合企业的思路分不开,当时国资委意图缩减央企数量,坊间传闻只有在行业内做大至前两名的企业才能够避免被其他企业并购,这也引发了央企并购潮,央企希望借助并购扩张规模,迅速成为行业老大。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国企则面临这样或那样的经营问题,地方政府在吸引央企投资和解决企业本身问题的双重考虑下,也很乐意吸引央企并购本地企业。

  但时过境迁,央企和地方国企面临的经营环境已经发生改变。国资委已经改变此前做大做强的发展思路,并停止强行缩减央企数量的做法,从而削弱了央企快速扩张的外部压力。

  目前看来,央企仍然在寻求与地方稀土冶炼企业合作,但进展并不大。

  2011年3月2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与广东省河源市政府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合作,对河源市以稀土为主的矿产资源进行合理有序的勘查开发与集约利用;2011年3月31日,中铝公司在其网站上公布消息称,公司已于3月下旬与广东省清远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合作勘查开发清远市稀土矿产资源框架协议,中铝公司拟投资约20亿元,在清远打造完整的、具有较大经济规模和核心竞争力的稀土产业链,实现稀土分离及材料加工开发的产业化,并带动深加工领域具有先进技术含量的相关产业。但据了解,这些合作目前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另一个例证是中铝在广西自治区贺州的投资进展同样缓慢。2011年8月,中铝广西有色稀土开发有限公司曾与贺州市签订协议,参与贺州稀土开发。但到今年2月份,从双方披露的公开信息来看,双方合作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2012年2月份,公开资料显示,贺州市和中铝广西双方进行会谈,贺州方要求推进投资进度,包括扎实抓好并加快推进矿业权证、指令性生产计划和出口配额的申请工作;尽快商定贺州稀土产业园区建设模式,建立贺州稀土产业园区开发平台;中铝广西有色稀土开发有限公司配合贺州旺高工业区管委会编制贺州稀土产业园区控制性规划,争取产业园区首期基础设施建设在今年9月底前开工;中铝广西有色稀土开发有限公司保持贺州金源稀土有限公司的高效生产等九个方面工作。

  市场人士指出,目前央企在稀土行业只掌控了冶炼分离企业,而未获得上游稀土矿资源,在稀土产品价格下跌、环保成本上升的当下,向上寻求掌控矿产资源,也就成为央企稀土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了。

  据中国稀土协会(筹备)负责人王彩凤透露,央企正在寻求进一步与地方合作。比如中铝在广西贺州的合作,就是包括采矿权在内的。

  采矿权发放有望重新开闸

  在“换证”进展无望之时,“限采令”大限即将到期,让已经在稀土产业链布局的央企看到了希望。

  2011年初,国土资源部公告,设立首批稀土矿产国家规划矿区,将江西省赣州市划定为首批稀土国家规划矿区,当地11个矿区被划入规划矿区名单。知情人士透露,此举意味着停发多年的稀土矿产品采矿权将重新开闸。

  根据国土部的公告,龙南重稀土规划矿区、寻乌轻稀土规划矿区、定南中稀土规划矿区、赣县(北)中稀土规划矿区、赣县(中)重稀土规划矿区、赣县(南)中稀土规划矿区、安远中重稀土规划矿区、信丰(北)中稀土规划矿区、信丰(南)中重稀土规划矿区、全南中稀土规划矿区等11个位于江西赣州的稀土矿区,被列入首批稀土国家规划矿区名单。

  “这批名单扩大了赣州重稀土矿的采矿面积,大概扩大了30-40平方公里。” 据赣州当地的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由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控制的赣州当地88个稀土矿产品采矿权所覆盖的矿区,其中一部分已近枯竭,因此,国土部通过设立规范矿区,实际上是在为今后发放采矿权做准备。

  2012年2月份,公开资料显示,贺州市和中铝广西稀土双方进行会谈,贺州方要求中铝推进投资进度,而贺州则承诺,加快推进矿业权证、指令性生产计划和出口配额的申请工作。

  与此同时,记者从广东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已计划向国家国土资源部申请,将广东离子型稀土矿开采量扩大到每年1万-1.5万吨(REC)的水平,增设10个左右采矿权。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