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铅酸电池产业谋划绿色转身

2011-11-11 16:12 编辑人:
“肃铅风暴”后,铅酸蓄电池供不应求,价格猛涨,直接影响到汽车、电动车、通讯、新能源等蓄电池应用行业。面对前所未有的整顿力度,铅酸蓄电池行业如何保持和巩固应用市场的主流地位?政府和行业协会如何引导和促进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肃铅风暴”后,铅酸蓄电池供不应求,价格猛涨,直接影响到汽车、电动车、通讯、新能源等蓄电池应用行业。面对前所未有的整顿力度,铅酸蓄电池行业如何保持和巩固应用市场的主流地位?政府和行业协会如何引导和促进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11月9日,在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举办的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的挑战与机遇论坛上,院士、专家及相关企业负责人为新形势下共同推进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及其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把脉问诊。

  据了解,自2005年以来,全国各地已经出现至少27起与铅蓄电池生产和回收有关的严重集体铅中毒事件,包括今年上半年发生的6起铅中毒事件。为遏止频发的“血铅”事件,一场“休克疗法”式的铅酸电池整顿工作自今年4月在全国展开。

  据估计,全国70%至80%的废旧铅酸蓄电池是由非正规的小作坊收集和回收的。作为对环境问题和企业违规行为的回应,政府暂停运营甚至关闭了一些工厂。轻工业化学电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曹国庆在论坛上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今年7月31日,各地共排查铅蓄电池生产、组装及回收(再生铅)企业1930家,其中,被取缔关闭583家、停产整治405家、停产610家;有252家企业在生产,80家在建。在全部1930家企业中,从事蓄电池极板加工生产的企业639家,单纯组装企业1105家,回收企业186家。在生产的252家企业中,极板加工生产的企业121家,单纯组装企业108家,回收企业23家。

  曹国庆认为,此次政府下定决心解决铅蓄电池行业长期积累的污染问题,通过清理整顿,从根本上来扭转铅污染事件的发生。其目标是通过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骨干企业规模增大,减少企业数量,企业做大做强,增强竞争力;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环保工艺装备水平、检测能力,建立环保(自查自检)长效机制。

  对此,湖北骆驼蓄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国兴表示,“肃铅风暴”后,的确对企业利润影响很大,一些企业遭受到很大冲击。然而,也有一些企业看到了机遇,政府行动规范了以前比较混乱的市场,使大企业可以利用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发展壮大。同时,高国兴也坦言,行业中不同企业对待环保的态度差别很大,如果没有政策的制约与推动,很少有企业能自行开展环保工作。

  据悉,截至今年6月2日,有关部门累计发放铅蓄电池生产许可证1848家。7月31日,环保部公布1930家企业中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名录为1744家,其中正常生产的企业为229家。换言之,目前发放生产许可证总量1848家中仅有229家在生产,即仅有12.4%的企业达到环保要求。

  曹国庆强调,“没有污染的行业,只有污染的企业;没有污染的产品,只有落后的工艺。”他说,从产业和市场发展趋势看,不可能淘汰铅蓄电池。凡是有内燃机,凡是有轮子的地方都离不开铅酸蓄电池。同时,铅酸蓄电池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的发展都离不开铅酸蓄电池的支撑。最后,他坚称,“不要因为目前存在问题,就打灭一个行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在谈到电动汽车的发展思路时表示,“使用铅酸电池丢人”是非常片面的观点。他认为,应该在持续治理铅污染的同时,支持铅酸电池技术进步,研制高比能量、长寿命的高新技术铅酸电池。他对政府提出两点建议:第一,应改革国家支持课题的成果使用、推广办法,扩大收益范围,促进国内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第二,政府部门要力戒片面性,为各种电池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提倡在竞争中各显神通。

  风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梁云超表示,风帆公司目前正在实施铅酸蓄电池制造过程可控、使用过程密闭、可回收再利用工程,未来将真正实现“全绿色、再循环” 。

  “一个行业的强大,要有一批骨干企业的强大,面对环保问题,我们不能原谅,但面对铅酸蓄电池整个行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我们应该给予宽容与支持。”曹国庆如是说。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