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1-8月有色金属市场回顾与展望

2011-09-07 12:07 编辑人:admin
1、有色金属价格高位运行宽幅震荡略有下跌 2011年1-8月份,上海有色金属价格指数(SMMI)最小值为2547点,最大值为2900点,最大振幅为12.2%。表明今年以来的金属价格宽幅震荡。 上海有色金属价格指数(SMMI)历史最高值3500点;最低值800点,按照预警灯区划分的方

  1、有色金属价格高位运行宽幅震荡略有下跌

  2011年1-8月份,上海有色金属价格指数(SMMI)最小值为2547点,最大值为2900点,最大振幅为12.2%。表明今年以来的金属价格宽幅震荡。

  上海有色金属价格指数(SMMI)历史最高值3500点;最低值800点,按照预警灯区划分的方式,2600点-3050点属于黄灯区。2011年1-8月份,SMMI的运行区间为2547-2900点,可见,今年以来的有色金属价格长期在黄灯区,属于历史高位运行,个别品种(如:锡)再创历史新高。

  8月26日当周,CCPI中有色类指数为92.76点,较年初(1月7日当周)的93.73点,下跌0.97点,跌幅为1.03%。显示前8个月有色金属价格整体略有下行。

  根据CCPI中有色类指数趋势特点,可大致将有色价格走势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年初至2月中旬,该期承接2010年下半年以来的上涨趋势,下游市场普遍对未来金属消费需求持乐观态度,购兴火爆,导致多个品种有色金属价格创出2年多以来新高。其中铜、锌、镍等均在2月中下旬达到年内新高;

  第二阶段是2月下旬至5月中旬,伴随房地产调控深入进行,楼市销售呈现“量减价滞”,汽车生产低迷运行,欧债危机不断蔓延,美元指数“被动”上行,沉重打压有色金属价格;

  第三阶段是5月下旬至7月底,该期国内保障房开工建设呈现加速趋势,汽车产量企稳,希腊债务危机暂时缓解,市场投资风险偏好有所回升,下游企业逢低备库,市场采购陆续增多,支撑金属价格明显反弹;

  第四阶段是8月初至今,该期内标普下调美国债券信用评级、穆迪下调日本信用评级,主要经济研究机构纷纷下调全球经济增长,市场对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不断蔓延并升温,多个品种有色金属价格在该期下探至年内最低,其中铜、铅、锌、镍等品种均在8月9日跌至年内最低价。

  2、不同品种有色金属价格走势分析

 
年内最高价
年内最低价
 
时间
价格
时间
价格
1#铜
2月15日
74950
8月9日
64600
A00铝
7月28日
18650
1月4日
16300
1#铅
3月24日
18100
8月9日
15650
1#锌
2月21日
19425
8月9日
15725
1#锡
5月4日
217750
1月4日
162500
1#镍
2月22日
219500
8月9日
158250
 
2011年8月31日价格分析
 
价格
同比
较年初涨幅
较最高价差距
1#铜
68100
16.20%
-3.40%
-9.10%
A00铝
17870
17.70%
9.60%
-4.20%
1#铅
16500
1.50%
-3.90%
-8.80%
1#锌
17025
0.60%
-8.8
-12.40%
1#锡
195750
31.80%
20.50%
-10.10%
1#镍
164000
-2.10%
-13.00%
-25.30%

  有色金属下游汽车、房地产受调控政策影响较大,整体表现较弱。前7个月累计生产汽车1085.08万辆,同比增加3.99%,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38.37个百分点。其中4、5月份汽车产量连续两月同、环比双降。

  前7个月国内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累计为31873亿元,同比增加33.6%,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3.6个百分点。累计新开工商品房面积115169万平米,同比增加24.9%,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42.8个百分点。

  家电市场继续呈现繁荣景象,但刺激政策的边际效应不断减弱。前7个月累计生产冰箱、空调、洗衣机分别为5339.99万台、9838.36万台、3608.96万台,同比分别增长19.13%、41.59%、20%,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分别下降7.67个百分点、扩大3.18百分点、下降16.9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1-8月有色金属消费需求总体继续增长,但增幅放缓,且伴随经济结构调整的持续进行,有色金属需求形势不断转弱。

  (1)铜价高位运行、宽幅震荡下跌。

  1-8月份,国内1#铜价持续运行在64000元/吨上方,2月中旬达到三年来最高价74950元/吨,之后震荡下跌,于8月初探底至64600元/吨,创年内最低,最大振幅为13.8%。8月31日,1#铜均价为68100元/吨,较年初下跌3.4%,较2月中期最高价下跌9.1%,但同比仍保持上涨趋势,涨幅为16.2%。

  前7个月精铜产量保持快速增长,但增幅较2010年有所降低,1-7月累计生产精铜312.4万吨,同比增加14.55%;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需求减弱影响,精铜进口呈现下降趋势,前7个月累计进口精铜127.8万吨,同比减少28.29%,但环比来看,6、7月份进口量连续增加,反映国内逢低入市采购增多。国内铜库存整体下降,9月2日,上期所铜库存为107790吨,较年初下降18.4%。总体来看,今年以来铜市供应偏宽松,企业着重进行“去库存化”。

  前7个月,国内电力电缆产量同比增加20.09%,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3.11个百分点;变压器产量同比增加20.84%,而去年同期为同比下降0.47%;发电设备产量同比增加19.54%,增幅较上年同期扩大11.57个百分点。综上可见,今年以来,在电力投资保持高位、农村电网改造等带动下,电力行业耗铜保持快速增加之势,有力支撑了铜价高位运行。

  (2)铝市成本支撑,价格震荡上行

  国内A00铝价自年初的16300元/吨持续震荡向上,7月底达到三年来最高价18650元/吨,累计涨幅达14.4%,之后震荡调整。8月31日,A00铝均价为17870元/吨,较年初上涨9.6%,同比上涨17.7%,距离7月底最高价4.2%。

  前7个月,国内电解铝产量增速明显放缓,有力缓解了库存压力。1-7月份累计生产矿产铝1019.5万吨,同比增加6.79%,增幅较上年同期大降35.18个百分点。累计进口未锻造铝(包括铝合金)180579吨,同比减少24.8%,导致国内铝库存水平急剧下降。截至9月2日,上期所铝库存量为117799吨,较年初剧降73.4%,有利于铝价“轻装上阵”。

  4月份华南地区淡季电荒的出现,拉开了今年电力供应不足的序幕,多地相继进行“拉闸限电”,导致部分地区铝供应紧俏。另外,5月中期,发改委上调15省市的工业电价,铝生产成本上升。在供应相对不足的背景下,成本上升推动铝价出现强势上涨。

  (3)铅市遭遇环保风暴,价格宽幅震荡下跌

  3月24日,铅期货合约挂牌上市,铅价也被炒到3年来的顶峰18100元/吨。然而,一系列“血铅”事件的升级,将铅污染整治推上历史快车道。

  2月18日,首个“十二五”国家规划——《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可见国家对重金属污染的重视程度。5月18日,环保部发布《关于加强铅酸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环境准入、加大执法力度等,各地集中开展了铅酸蓄电池行业的大规模停产整顿行动。截至7月31日,各地共排查铅蓄电池生产、组装及回收企业1930家,全国逾八成铅蓄电池企业关停整治,导致产量下降,对铅需求明显减少,打压铅价进入下行通道。

  前7个月,我国铅酸蓄电池产量累计同比增加3.33%,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16.61个百分点,其中4、5、6三个月铅蓄电池产量连续环比下降,且降幅不断扩大,反映该行业受铅污染整治风暴影响巨大。

  1-7月,精铅产量整体保持快速增加势头,累计同比增长19.96%,增幅较上年同期扩大16.17个百分点,直至7月份才出现产量同、环比双降。整体来看,今年铅生产总体继续大幅扩张,下游企业开工率锐减,市场呈供给过剩局面,铅价明显下行。

  5月中旬,长江现货1#铅价最低下探至15800元/吨,较年内最高价下跌12.7%。之后小幅反弹,但在8月初市场悲观氛围下,再次探底至15550元/吨,年内最高震幅达14.1%。截至8月31日,国内1#铅均价为16500元/吨,较年初下跌3.9%,较年内最高价下跌8.8%,同比保持微弱增势,增幅为1.5%。

  (4)锌市库存高企,价格负重宽幅震荡下跌

  2月下旬,锌价达到年内最高价19450元/吨,然而,持续增加的库存积压严重牵绊锌价上涨步伐。上半年,上期所锌库存连续增加,直到6月24日当周年内首次出现环比下降,7、8月份锌库存仍是增多降少。8月26日,上期所锌库存总量为417784吨,较年初增加32.2%,反映国内需求形势疲弱。

  前7个月,国内精炼锌产量累计299.92万吨,同比增加6.79%,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20个百分点,环比“5降2增”,可见今年锌生产并未有大幅增加,但下游房地产、汽车形势疲软,导致库存大量累积,严重打压锌价。

  与铅价走势类似,锌价在5月上旬下探至年内首个底部,价格为16300元/吨,较年内最高价下跌16.2%。8月上旬再次探底至15750元/吨,年内最大振幅为19.0%。截至8月31日,长江现货1#锌价为17025元/吨,较年初下跌8.8%,较年内最高价下跌12.4%,同比微涨0.6%。

  (5)“物以锡为贵”行情继续上演

  从年初的16.25万元/吨,震荡上扬至5月初的21.78万元/吨,累计涨幅高达34.0%。2011年锡市再度拔得基本金属中的头筹,成为趋势向上,涨幅最巨的“涨明星”。截至8月31日,国内1#锡价为19.58万元/吨,较年初上涨20.5%,同比上涨31.8%,足见锡价强势轨迹。

  前7个月,国内累计生产锡89219.02吨,同比增加8.48%,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6.06个百分点,表明锡市供应增幅有限,供应紧俏局面持续存在。

  上半年,我国电子、电气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增幅均在20%以上,利润总额较去年同期增幅明显,反映锡下游消费旺盛,刺激锡价长期攀登新高。

  (6)镍市供应宽松,价格明显下行

  年初,在内外经济基本面良好,LME库存明显消化的带动下,国内镍价持续攀升,2月下旬达到年内最高价219500元/吨。金川公司在短短两个月,连续10次上调出厂价,反映年初行市高涨。

  然而下游对高价镍接货意愿不强,之后,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欧美债务危机等多重因素打击下,镍价连续震荡下跌。8月上旬探至年内最低为159000元/吨,最高震幅达27.6%。截至8月31日,长江现货1#镍价为164000元/吨,较年初下跌13.0%,较年内最高价下跌25.3%,同比下跌2.1%。

  前7个月,国内镍产量累计162229.4吨,同比增加45.74%,增幅较上年扩大28.46个百分点。累计进口精炼镍及合金118302吨,同比增加15.78%,可见今年以来镍市供应增幅较大。

  世界金属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球镍市供应过剩4100吨。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镍市供应宽松,下游消费低迷,价格明显下跌。

  3、后期有色金属市场走势预测

  有色金属需求整体减弱。下半年经济增速继续放缓,近日,慧誉表示预计2011年中国GDP增速将达到8.7%,2012年为8.5%;瑞士信贷将今年中国GDP增幅预期从8.7%降至8.6%,上半年统计局公布中国GDP同比增幅为9.6%,因此,环比来讲,下半年经济增速较前期会有明显下降。相应地,对有色金属的消费需求会有减少。

  欧美经济反弹乏力,消费能力下降,对我国有色金属类商品的出口形势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主要国家纷纷建立贸易壁垒,金属出口环境将会恶化。

  国内铁路建设投资明显放缓;商品房主要以消化库存为主;汽车市场趋于饱和,库存压力较大,总体来看,下半年有色金属主要下游行业需求将减少。不过,保障房建设全面开工、施工,农村电网改造等项目将会有助于支撑金属价格。

  有色金属产量稳中有增。上半年有色金属行业盈利水平整体较高,企业扩产意愿较强,且铅蓄电池行业内部分企业复产,会刺激铅产量增加。然而,金属价格长期震荡调整,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等不利因素会抑制产量增幅,广西、贵州等地持续多日的“电荒”也会抑制金属产量明显扩张,预计下半年金属产量整体稳中有增。

  有色金属进口会有阶段性增长。上半年铜、铝等品种库存得到明显消化,伴随国际金属价格调整到位,国内部分企业补库需求会增加,促进进口量增长。然而,中国需求的整体下降,将抑制进口规模,预计下半年,主要是三季度前期,部分品种有色金属进口量会有阶段性增长,整体依然保持下降之势。

  有色金属价格宽幅震荡。有色金属市场总体供应宽松局面决定了下半年价格难以明显上涨,但不乏阶段性反弹的机会。作为金融属性较强的商品,美元指数走势与价格运行方向息息相关。如果欧美国家继续推行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市场中投资需求会再度升温,刺激价格上扬。因此,下半年有色金属价格走势不确定较强,各种因素交织促使金属价格长期宽幅震荡。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