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合肥再生资源“十年规划”出炉

2011-08-25 10:50 编辑人:王进
《合肥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提出,争取用10年时间,使全市90%以上的回收人员纳入规范化管理,90%以上的社区设立规范的回收站点,90%以上的再生资源进入指定市场进行规范交易,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回收率达到80%以上,生产性废旧金属形成“集中回收——加

  全市将有3万“破烂王”

  据参与规划起草的合肥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介绍,2006年,合肥市被商务部列为全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试点城市。目前,全市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站点和个体经营网点有3000多家,从业人员近2万人,每年产生各类废旧物资约150万吨,回收约70万吨,回收率达到47%,各类废旧物资年回收价值约20亿元,取得经济社会双重效益。

  说起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产业化,《合肥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总体目标:从2011年起,到2020年,在全市构建社区回收网络体系、集散交易市场网络体系、综合利用处理网络体系等三大网络体系,建立1000个社区绿色回收亭(站),4个集散市场和1个较大的旧货市场,2个再生资源产业园(产业基地),从业人员达到3万人,年回收量200万吨,年回收价值60亿元。同时,进一步加快行业标准化建设,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化程度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九成社区设规范回收点

  《合肥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提出,争取用10年时间,使全市90%以上的回收人员纳入规范化管理,90%以上的社区设立规范的回收站点,90%以上的再生资源进入指定市场进行规范交易,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回收率达到80%以上,生产性废旧金属形成“集中回收——加工——再生”的循环链条,实现再生资源回收的产业化和无害化。

  目标将分四个阶段实施

  记者从规划中看到,这一总体目标将分四个阶段逐步实施。第一阶段(2011年—2012年),在全市范围内选择条件成熟的社区进行试点,完成市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置中心的选址、论证工作,完成10个区域性分拣加工中心的选址、论证工作;第二阶段(2013—2016年),基本完成中心城区基础回收站点建设工作,包括10个区域性分拣加工中心的建成,20个区域性分拣加工中心的选址、论证,基本完成市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置中心建设工作。另外还有4个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1个旧货市场和1个再生资源产业园(产业基地)的选址、论证、规划工作;第三阶段(2017—2018年):基本完成全市再生资源区域性集散分拣中心和集散交易市场的建设。基本完成城区1个旧货市场和1个再生资源产业园(产业基地)的建设工作;第四阶段(2019—2020年):全面完成我市再生资源社区回收站点、区域性分拣中心、集散交易市场、旧货市场和再生资源产业园(产业基地)的建设工作。

  “力争到2020年,全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产业化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用10年的时间,实现再生资源回收的产业化和无害化。”记者昨天从合肥市供销社获悉,由该部门代为起草的《合肥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产业发展规划》和《合肥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日前经市政府84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讨论并顺利通过。

  □刘洋 凌玲 本报记者 王进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