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锰业面临严格行业准入标准

2011-08-16 14:17 编辑人:admin
日前在宁夏银川市召开的2011全国锰业技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透露,针对我国锰产业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十二五期间,金属锰产业将面临更为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 我国电解锰行业发展迅速,截至十一五末期,我国的金属锰行业产能达230万吨,较十五末

  日前在宁夏银川市召开的2011全国锰业技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透露,针对我国锰产业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十二五”期间,金属锰产业将面临更为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

  我国电解锰行业发展迅速,截至“十一五”末期,我国的金属锰行业产能达230万吨,较“十五”末增长了1倍多,产量由56.64万吨增加至138.2万吨,增长2.4倍,产能与产量分别占世界的98%与96%。专家指出,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解锰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

  环保部科技标准司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电解锰行业生产企业近200家,但超过3万吨规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只有10余家。数量多、规模小、产业布局不合理等现状,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产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全国锰业技术委员会主任李维键表示,“十二五”电解锰产业整体发展将“上大下小”,设定相关行业标准,培育10家年产10万吨的企业,3家年产20万吨的企业,产能小于5000吨的生产企业将逐渐淘汰。该委员会上报国家相关部委的规划已提出,未来5年,我国金属锰产量将增长至300万吨。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