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新天地疾行“静脉产业”

2010-11-01 10:13 编辑人:
◆经济导报记者 杜海 10月30日,青岛市崂山区石老人科技创新园。当经济导报记者见到青岛新天地静脉产业园(以下简称新天地)董事长韩清洁时,他还在忙着召开会议。就在两天前,世界500强企业韩国SK集团与新天地在青岛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将投资6000余万元,通过

  ◆经济导报记者 杜海  

  10月30日,青岛市崂山区石老人科技创新园。当经济导报记者见到青岛新天地静脉产业园(以下简称“新天地”)董事长韩清洁时,他还在忙着召开会议。就在两天前,世界500强企业韩国SK集团与新天地在青岛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将投资6000余万元,通过为污染场地修复与资源持续利用探索技术支撑与解决方案,进而推动污染场地修复的产业化进程。该项目预计2011年底投产,年可处理污染场地10万平方米,届时将填补青岛乃至全国在污染场地修复领域的空白。

  无独有偶,此前不久,新天地刚与日本日新容器株式会社签订了总投资额3000万元的工业用容器回收处理再生项目,预计年可处理工业用容器30万个。项目建成后,新天地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用容器循环再生使用基地。

  然而,导报记者调查发现,尽管新天地正在“静脉产业”奋力疾行,但发展困局仍然亟待突破。

  “闭环”经济模式

  作为实践循环经济的重要一环,一个新兴的产业———“静脉产业”正风生水起。

  “静脉产业”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资源,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的新兴产业,就像人体通过静脉将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送回心脏再造新鲜血液一样,被誉为“第四产业”、“城市矿山”和“第二矿藏”。近年来,随着我国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等政策的实施,废旧资源回收利用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作为一家致力于环保设施投资和环保科技开发的综合性环保产业集团,2006年,新天地成为获批创建的国内首个国家级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示范区。

  韩清洁介绍说,静脉产业系统物质流动的过程为:将产业废物和生活垃圾经过回收、分拣、再生、加工等过程,转换为再生资源或再生产品,重新进入消费领域。发展静脉产业就是要在减少污染物“输出流量”的同时,减少“污染存量”。“就是说,通过静脉产业尽可能把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模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经济模式。”目前,新天地可承担危险废物处置、医疗废物处置,以及污染土壤修复及水务处理等。

  经过多年在环保领域的探索,韩清洁表示,循环经济是由“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物质流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导致我国经济增长环境代价过大的原因,是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的断裂,没能形成循环耦合、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动脉产业造血(废弃物)过多,即污染物排放过多,环境污染代价过大;由于没有回流的“静脉血”供给动脉进行动脉血再造,从而导致资源危机。“我国静脉产业发展速度仍然较慢,一些省份虽然建立了静脉企业或园区,但总体数量和水平不尽如人意。”韩清洁坦言。

  更重要的是,诸如新天地等从事静脉产业的企业,仍要直面“叫好不叫座”的尴尬以及亏损困局。

  亟待政策激励

  “无米下锅”,几是国内主要的废旧电子产品分解处理企业长期面临的问题。据新天地内部人士介绍,前两年,废弃家电根本收不上来,有时一周收一台或者两台,有时一个月连一台也收不到,投资数千万元的10多条生产线连年亏损。

  去年6月1日,家电“以旧换新”试点工作在北京、上海等省市陆续展开。“政策保障下,废旧家电的回收量有了初步保障,基本解决了生产线吃不饱的问题,减少了企业的亏损。”上述新天地人士说,“但是,环保项目成本很高,企业发展资金不足,一些项目仍面临严重亏损。而且,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企业发展动力不足。”

  据悉,全国几个家电回收分解试点企业多是民营资本,正是因为对环保产业和国家政策走向的看好,才全力介入,但在弥补国家该项产业空白的同时,这些企业却遭遇了长期亏损的尴尬。

  数据显示,美国的静脉产业规模已达2400亿美元,超过汽车行业,成为美国最大的支柱产业。如此看似“有利可图”的新兴产业,为何会难“叫座”?在环境科学专家乔琦看来,我国静脉产业尚存在技术水平不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以及静脉产业企业普遍经营分散、规模小、资源回收渠道不畅通等。同时,作为典型的政策法规驱动型产业,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静脉产业的激励机制亟待完善。

  长期致力于静脉产业研究的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诸大建教授对导报记者表示,由于缺少相关的政策激励措施,既限制了企业处理公共废弃物的积极性,也限制了公众投资进入静脉产业的热情。“今后10-20年,应将静脉产业作为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重点,与发展低碳经济一样重点突破。制定中长期规划,将与静脉产业有关的科技攻关纳入中国科技创新的战略体系进行重点攻关。”

  导报记者了解到,静脉产业目前仍“本大利微”,有些项目可以盈利,有些项目必定亏损,需要经常性财政补贴。但专家指出,静脉产业的发展仅靠政府投资远远不够,只有根据“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建立收费制度才能缓解资金不足的压力。同时,可以对物质再生行业减免增值税等,以优惠政策进行扶持。

  新天地相关人士则建议,除了国家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助,促进再生资源行业的健康发展外,还应打造静脉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将动脉产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通过静脉产业集群模式进行回收再利用,形成完整的环保产业链条。“通过产业集群模式的集聚效应和基础设施共享模式,不断促进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壮大,或可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源短缺问题。”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