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之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政府、行业、企业对协会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对我们的各项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努力加强协会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针对性,紧跟产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企业需求,为产业升级服务的同时实现协会自身的业务升级、团队升级、管理升级。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为指导,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努力推动再生金属产业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增强创新能力,着力加强核心业务,着力构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工作途径和方式方法,提升协会整体素质、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协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工作
2012年,再生金属分会工作将在2011年的基础上,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突出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着力服务政府,继续研究国家对再生金属产业的政策,提高政策建议的质量。
完成工信部委托的《再生金属利用税收政策研究》,提供产业政策建议,并积极配合制定相关实施细则;与各相关部委保持紧密沟通,继续完善再生铜、再生铝行业准入条件并推动其尽快出台。宣传贯彻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兼并重组,推动产业布局合理化。
(二)着力服务行业,加快推动先进技术装备的产业化进程。
认真总结再生金属领域科技现状及热点难点,推动再生金属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深入开展专项技术攻关,注重推动重大技术突破,注重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行业节能减排。
紧跟国家发改委推动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步伐,在已经入选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园区或企业打造2-3个技术创新研发中心,为参与申报第三批试点的园区或企业提供整体规划、项目和技术的引进。
推动产学研紧密合作,联合设备制造企业和再生金属生产企业以及科研单位,对再生金属关键技术进行攻关,为全面推广使用提供条件。配合工信部开展示范工程建设,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三)着力服务企业,加快服务手段和能力建设,推动会员服务全面升级。
一是加强国内外行业信息收集,对再生铜、铝、铅锌、稀贵金属等主要品种进行分析、研究、统计,完成半年及年度产业报告。整合各区域行业信息资源,形成以协会为主导的信息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产业信息、投资分析、技术引进、项目可研等服务。制作再生金属行业技术装备手册、企业信息地图册等产品,以行业贸易信息平台的建设为突破口,落实与卓创资讯、汇金大通等行业专业机构的合作。
二是加强调查研究,继续了解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相关情况,深入研究再生金属利用税收政策,完成与国家统计局、国际铜业协会合作的废铜统计项目。加快行业标准化制定及修订工作,争取选择一批在重点领域有代表性的标准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立项。
三是加强行业培训,继续组织再生铅行业高级研修班及论坛,为再生铅企业的产业升级和科学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指导和技术装备服务,不断增强企业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四是提升行业的整体形象和文化内涵,在重点园区和重点企业建设再生资源博物馆和文化创意展示区。逐步落实与国内外艺术机构的合作,通过建立园区试点,推动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五是提升国际合作的层次和水平,继续组织国内企业参加美国废料回收工业协会和国际回收局年会,开发使领馆资源,建立与国外机构和企业的互访机制,增加国际交流合作的商务活动安排。逐项细化与BIR、ISRI签署的合作协议,形成具体操作方案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六是深入挖掘协会品牌价值,办好第十二届再生金属国际论坛和首届再生金属国际展览交易会,策划并实施好协会成立十周年系列庆典活动,通过评选、专题采访报道、纪录片、摄影大赛、再生资源文化艺术推广等活动扩大庆典的参与度与影响力。
(四)加强内部管理,苦练内功,切实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是认真做好各部门未来3-5年发展规划。将部门目标与分会的总体目标及产业的发展战略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细化每一个短期目标来推动分会和产业同步发展。
二是明确分工协作,进一步提高秘书处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成立由各部门人员参与的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锌、其他四个分品种研究小组,推进国内会员和海外VIP服务,细化各项会员服务规章制度,并建立相应监督机制。把握重点企业需求,办好理事会及会员大会,尝试理事会轮值制度。
整合海外工作小组和信息咨询部资源,及时整理国内外企业需求信息,从国外相关行业媒体搜集技术装备、科研等领域的文献,形成月度、季度海外行业发展信息报告。
三是加强专家团队建设,力争实现外脑资源的有效对接。同国内与行业有关联的科研院所建立紧密联系,共同开发、参与研究项目课题,或委托其承担协会部分业务。努力打造一支实用的专家团队,最大程度让专家参与协会各项工作,把专家用足用好,定期召开专家联谊会沟通信息。
四是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协会核心竞争力。坚持业务学习,全员参与培训,造就一支思想素质过硬、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富有创新精神的员工队伍。扎实开展好形式多样的在岗培训活动,借分会成立十周年契机,组织员工开展《我与分会共成长》有奖征文,塑造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
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建立信息平台管理流程和监督机制,实现资源的有序传承和充分共享。优化人员结构,构建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工作机制,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更有效的激励制度。
(责任编辑:朱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