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统计数据 >

金价下跌黄金销售火爆

2013-01-11 10:12 编辑人:
目前金饰价比去年10月大降超40元/克,黄金销售火爆,有豪客一次买金50万元

   

QQ截图20130107124351

 

  目前金饰价比去年10月大降超40元/克,黄金销售火爆,有豪客一次买金50万元

  国际金价自去年10月份冲击1800美元/盎司未果后一路下跌,岁末年初已跌至近两个月低点。羊城晚报记者连日来走访广州市内各大商场金饰品专柜发现,品牌千足金的价格也是一日一变,前天在431元/克,昨天又跌至426元/克,比去年10月份更是大幅下降了40多元/克。不少商家都表示,春节前后是金饰品消费的旺季,趁着目前金价较低,有买金需求的市民可趁机入手。

  金价下跌带旺金饰品销售

  至昨日记者发稿时,国际现货金价在1650美元/盎司附近上下波动,比前天略降一点,这样的行情其实已经持续了好几天。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金也“随行就市”跌至331.5元/克,比前天降了2元。原料金价的下跌,带动了金饰品价格的走低,记者走访广百、天河城、正佳等多家金店都发现,金饰品价格已比去年10月份的高位大幅下跌,像周大福[微博]、周生生等品牌金饰的千足金价格都去到426元/克,足金价格则在417元/克,这个价格比前天又降了5元/克。

  “现在入手是比较划算的。像一个30克的龙凤镯,现在买比去年10月份便宜1000多块。”周大福一店员称。

  记者走访的多家金店都表示,新年之际历来都是贵金属消费的高峰期,但一般来说,饰金直接打折的不多,最多也就是出几个特价款,或者在手工费上给予一定折扣。

  价差大时注意成色有“玄机”

  记者走访多家金店时还发现,买首饰金也是个“技术活儿”。通常商家的黄金首饰标签上并不会特别注明成色,而统一挂牌“千足金”和“足金”价格,千足金即通常所说的999金,只要是金含量不低于999%。的都可以算“千足金”,然而不同商家的千足金存在价差,比如中国黄金的千足金标价昨日是419元/克,比周大福的整整低了7元。一些小品牌的千足金价差更大,甚至少了几十元,原因就在于同样是千足金,品牌金店的金饰品成色多在9999,而标价低的多为999。不管是保值还是收藏,选择成色高的更好,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问清楚。

  投资金条的选择就更有讲究了。品牌金店的足金投资金条昨日标价多在417元/克,而有的店标价则仅在335元/克,相差了近百元,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业内人士表示,这是因为品牌金店的所谓投资金条仍然添加了很多源自工艺的“升水”,标价低的通常只是对金原料进行粗加工,在原料金价上再增加几元手续费,所以选择投资金条时,若成色相同,从更看重投资增值的角度来说,工艺部分的需求可以相对降低。

  延伸阅读

  金价后市下跌空间不大

  国际金价一直呈震荡走势,近期,受美国“财政悬崖”等因素影响,金价波动更是明显。上周国际金价最高触及1696美元,最低触及1625美元附近,一周振幅达71美元,这种震荡幅度近年来少见。

  不过分析师认为,这种底部极为震荡的走势特征还不能判断金价企稳,或许还有二次回落的可能,但可以预见的是下行空间已不大。广天藏品资深经理余伟雄也表示,临近春节,正是中国的黄金消费旺季,金价出现暴跌的可能性不大,以目前的价格来看,现在买金还是比较“抵”的。

  富豪一次买金50万元

  年底金价持续低位,引来不少买金人。据东山百货戴经理介绍,元旦小长假,东百金饰大减价,每克直减43元,引发市民狂抢,同比销量增八成。元旦后价格进一步下跌,现时投资金条332元/克,前天有富豪买走10根100克金条和10根50克金条,耗资近50万元,还直称“很抵买”。昨天从佛山来广州游玩的一家5口一个不落地每人扫走一件金器,共花了2.6万多元。

  Tips

  1.金首饰更多的是佩戴、装饰功能,在投资保值增值方面不及金条,纯消费可以买金饰,要投资则选择投资金条,两者价格相差较大,银行、品牌金、黄金投资公司都有投资金条出售,可从成色、回购变现是否畅顺、加工费高低等多个方面比较后再选择;

  2.同样是“千足金”,成色有9999和999之分,前者纯度更高,价格也会相应高一些;

  3.金饰品除了金价本身,还要收取手工费,不同品牌手工费不同,通常名店会高一些,但也会推出一些打折优惠,譬如某品牌最近手工费打7折。同样一款金饰手工费折扣有两三百元之多,消费者可以趁有折扣时购买更划算;

  4.由于国内对黄金成色标注没有统一要求,为避免买到成色不足、作假的产品,消费者在购买时还是要认准品牌和有信誉保证的商家,不要贪图便宜在一些小店购买,以免遭受损失。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