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统计数据 >

铝土涨价 镁合金凸显替代效应

2012-05-10 12:52 编辑人:
  5月6日,印尼宣布从即日起对包括铝土矿在内的14种金属原矿出口征收20%的关税。2011年,中国铝土矿对外依存度是59%,其中进口量的47%来自于印尼。分析认为,铝土矿涨价之后,其价格优势将逐步降低,镁合金的发展时代即将到来。

  5月6日,印尼宣布从即日起对包括铝土矿在内的14种金属原矿出口征收20%的关税。2011年,中国铝土矿对外依存度是59%,其中进口量的47%来自于印尼。分析认为,铝土矿涨价之后,其价格优势将逐步降低,镁合金的发展时代即将到来。

  成本上涨引发下游产品涨价

  华创证券分析师李游指出,“此次受印尼关税影响最大的地区是山东,山东的铝土矿90%以上来自于进口。”目前山东有10余万吨的产能计划停产,而河南也预计减产20-30万吨。自去年上调电价后,电解铝生产成本大幅攀升,每吨铝的生产成本高达16500元/吨,目前现货价格运行在16050元。每销售一吨,就亏损400-500元。 继电价上涨外,现在又面临原材料价上涨,铝行业的“春天”似乎还很遥远。而且一旦为了弥补印尼铝土矿进口减少的缺口,从其他地方进口的话,所用的电解铝槽等可能出现不匹配的情况,这也将增加企业的成本。

  李游指出,“下游产品氧化铝等会沿成本线缓慢上涨,从长远来看,跨国集团会控制大部分铝土矿资源,从而形成垄断,价格上涨是必然的。”华创证券另一分析师何杰也指出,“目前国内第一季度铝土矿的储存量充足,而且产能过剩,短期应该不会涨价,但是当这部分原材料用完和需求扩大以后,涨价是毫无疑问的。” 对于铝产品的涨价,李游认为“资源自给率高的企业将受益,首推云铝股份(000807),因为它的资源量目前还是比较高的。”

  镁合金将比铝合金更有优势

  目前我国的镁锭价格为17000元/吨,镁合金的价格为17900元/吨,与铝合金的价格16600元/吨相比,镁合金的价格比铝合金贵了近10%,昂贵价格一直是限制它发展的原因之一。而在铝土矿涨价之后,其价格优势将逐步降低,镁合金的发展时代即将到来。

  镁合金强度高,弹性模量大,散热好,消震性好,承受冲击载荷能力比铝合金大,耐有机物和碱的腐蚀性能好。用镁合金制造汽车零部件,可以显著减轻车重,降低油耗,减少尾气排放量,提高零部件的集成度,提高汽车设计的灵活性等。

  据统计通常汽车自重每减轻10%,燃油效率可提高5.5%,废气排放量相应减少。国外的名牌轿车都积极使用镁合金,如奔驰CLK等。 除了在汽车应用方面,其优异的薄壁铸造性能和抗电磁波干扰和屏蔽性能,使其在通讯电子业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李游认为,“云海金属(002182)作为镁合金的龙头企业,将受益。”据了解,云海金属是全球规模最大镁合金专业生产企业之一,公司拥有镁合金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以上。公司的镁合金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和3C行业中,已通过美国通用、戴姆勒-克莱斯勒、德国大众、日本丰田、本田等知名汽车厂家的镁合金产品资格认证,成为其汽车公司及压铸工厂重要供应商。

  镁资源全球第一应加大开发

  我国的铝矿资源预测可达50亿吨,但是与澳大利亚、几内亚、巴西等国家相比,远远落后,而我国的镁矿资源预测可达800亿吨,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产量的40%以上。我国的镁矿80%以上作为初级原料低价出口,而应用领域的开拓严重滞后。世界上现有多个新建的镁材料开发项目,但都为欧美发达国家,随着其项目的建成,镁价格将逐步下降。何杰指出,“目前我国的镁产量过剩,是造成镁价格下降的原因。”东吴证券(601555)分析师袁理指出,“目前我国的镁材料研发落后,技术不成熟,是其不能大量运用的原因。”

  现在的镁矿行业现状,让人联想到了当年的稀土。中国是世界上稀土储量最大的国家,2009年以前,因为价格低廉,行业利润微薄,所以大多是以初级原料出口,不仅开采回收率低下,资源严重浪费,而且滥采滥挖破坏了生态环境。在美国、马来西亚等国为保护环境、保护资源基本上停止开采稀土后,稀土行情开始走俏,企业也才意识到稀土的价值。现在稀土作为现代高科技产业和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战略资源,越来越得到重视,价格也一路攀高。

  目前镁合金被广泛用于携带式的器械和汽车行业中,但是其突出的区别于其他合金的优势,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尤其是在国防行业中。除此之外,还被用于家庭消费品、家具、办公室设备、光学设备、运动器械、车床设备等领域。应用需求可以刺激发展速度的增长,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其在21世纪的需求将出现爆发性的增长。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的企业应该从长远看镁合金的发展前景,加大镁合金的研发和应用力度,避免出现跟稀土一样的浪费和损失。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