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浙企瞄上“再制造”从默默无闻到今日之星

2010-07-19 11:54 编辑人: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11个部门日前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让一直默默无闻的再制造业一下子成了众多企业追逐的明星。记者近日从省发改委和多家浙江企业了解到,五金、汽配、表面处理等多个行业企业试水再制造,其中有两家企业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11个部门日前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让一直默默无闻的“再制造”业一下子成了众多企业追逐的“明星”。记者近日从省发改委和多家浙江企业了解到,五金、汽配、表面处理等多个行业企业试水“再制造”,其中有两家企业已经进入国家扶持视野。
  这一《意见》,将零部件再制造范围扩大到汽车五大主要零部件、机床、及大型废旧轮胎翻新等。据有关统计测算,我国机床保有量已经突破700万台,机动车保有量为两亿辆左右。随着这些车辆设备报废,这将形成一个越来越庞大的再制造市场。我国再制造产业年产值将高达740亿元。
  对企业来说,再制造拥有广阔市场同时,也存在丰厚的利润空间。从事激光修复再制造的宁海盛源激光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宁波6000多家模具企业,每年因模具损坏报废,要损失数千万元。“盛源”这家只有600多平方米厂房的“袖珍型”企业凭借自主创新的激光熔覆技术,每年“救活”了价值两三千万元的报废模具,自己年销售额也超过1600万元。
  相对于制造业来讲,再制造业有很大的环境效益。国家发改委再制造业试点企业,位于金华的万里扬变速器股份有限公司董秘胡春荣说,“再制造”一台汽车发动机,可以节能60%,节材70%。
  相比企业的乐观,省发改委环资处负责人曲建国对于“再制造”更为“理性”,“除了市场空间大、社会效益好之外,不可否认,再制造业发展仍面临众多问题。”
  首先,国家具体优惠措施仍不知道何时出台,大多数企业仍会保持观望;其次,回收路径更麻烦。如报废汽车拆解的“五大总成”(汽车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前后桥、车架)按国家规定应当作为废金属,交售给钢铁企业作为冶炼原料。 因此,再制造企业回收原料就会遭遇相关法规的障碍。
  另外,再制造后的产品上市究竟是贴原厂家的品牌,还是贴再制造方的品牌?该由谁来负责售后维修?目前也无定论。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