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粤港合作对清远是最大利好

2010-04-13 13:38 编辑人:
区位优势加上政策优惠,让清远成为港资企业投资的重要基地。 清远旅游主推的度假休闲游概念能否打动忙碌的港人?资料图片 清远毗邻广佛都市圈,近年来已成为港企转移北上的投资热土。 广东豪美铝业有限公司刚刚与华南理工大学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4月7日,广

区位优势加上政策优惠,让清远成为港资企业投资的重要基地。

清远旅游主推的度假休闲游概念能否打动忙碌的港人?资料图片

清远毗邻广佛都市圈,近年来已成为港企转移北上的投资热土。

广东豪美铝业有限公司刚刚与华南理工大学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4月7日,广东省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涵盖了粤港经济、社会、民生、文化等合作领域。粤港以率先形成最具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的世界级新经济区域为目标,确定以跨界基础设施、现代化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国际化营商环境、优质生活圈、重点合作区等为合作重点,为粤港合作开辟新空间。协议的签订,对于经济最具活力的清远而言,是一个巨大利好。清远如何抓住粤港合作的大机遇加速发展?本报特别进行了本期《独家策划》,派出数路记者,对粤港合作大框架下的清远机遇进行探访,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敬请读者垂注。

  ■企业家访谈

  赖坤洪:这对清远是最大的利好

  “前几天一直在外调研,昨天回来后看了看《协议》的内容,我感觉这对清远是最大的利好。”4月11日上午,当清远市进田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赖坤洪对记者说这些话时,喜悦的神情溢于言表。

  赖坤洪所说的“这”指的是《粤港合作框架协议》中提出的“发展循环经济与环保产业,制定循环经济合作规划,推进循环型工业、服务业发展”这一条。出于特有的职业敏感,在近11000字的《协议》文稿中,从事再生金属行业的赖坤洪很快就捕捉到了这几句话背后所蕴藏的无限商机。

  清远再生金属可借助香港金融优势

  “清远是‘中国再生铜都’,再生铜的产量占到了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强,经过多年的发展,其上下游的产业链条完善,无论是贸易、拆解、冶炼,还是深加工,都有大中型企业进驻。”赖坤洪表示,“《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实施后,清远可借助香港亚太金融中心的优势,在财经新闻的资讯服务和商品市场金融衍生品的创新上提供支持,同时,在港口通关上会更加便捷,这对市场瞬息万变的有色金属贸易而言,争取的就是先机和金钱。”

  港资设立银行会让中小企业受益

  除了关注自身行业,企业家的感同身受,也让他对《合作框架》中提到的“香港金融机构依法参与发起设立广东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和组织”的内容表示赞许和期待。

  赖坤洪说,作为新兴的发展城市,清远的中小民营企业占了大多数,虽然国家近年来加大了贷款支持额度,但众多有潜力、有技术的中小企业仍面临着发展的资金瓶颈。相信港资设立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到来后,灵活的经营机制和雄厚的资本实力,会对本土的金融市场产生竞争,受益的是广大的中小民营企业。

  要充分重视对人才的吸引

  作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赖坤洪建议,清远在融入珠三角,对接珠港澳的过程中,除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外,还要充分重视对人才的吸引。要将清远由人才输出型的城市,变成人才输入型的乐园。通过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奖励,为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的装备制造业提供智力支持。

  ■旅游建议借助“一程多站”契机促清远旅游扩大品牌

  旅游要“傍”港深珠

  作为省内旅游资源最丰富的旅游城市之一,如何把握《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签署的契机,通过香港这个著名的游客集散地,向外打响清远的旅游品牌?近日,如何借力向外扩展知名度,成为业内人士讨论的热点。

  近年来,广东和香港在旅游方面的合作成果丰硕。两地的旅游合作积累了很多经验,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推动了“个人游”的稳健快速发展。从2003年7月28日开办赴港个人游至2006年6月底,广东实际赴港人数超过1200万人次,占全国的八成以上,极大地促进了香港酒店、零售、餐饮、运输等行业发展。

  此外,粤港还积极联合参加了日本、美国、印度、德国等国际旅游促销活动,扩大了大珠三角区域旅游品牌的影响。

  设计“一程多站”产品吸引游客

  令业界烦恼的是,清远旅游的知名度不高,本身没有“重量级”景点,无法带动游客,这些瓶颈限制了清远旅游的壮大。

  这几年,清远市委、市政府和清远市旅游局都十分重视旅游宣传推介,每年到珠三角、长三角、周边省举办多种形式的推介会,也逐步使外界认识清远,到清远的游客范围正日益扩大。

  然而,个性不突出阻挠了清远旅游扩大品牌的步伐。清远开心假期旅行社总经理龚勇分析认为,来广东旅游的大部分游客,仍旧向往经济繁华的珠三角,而阳江、韶关之所以拥有诸多外省的“铁杆粉丝”,原因是“提到韶关,想到丹霞山;而阳江,最近南海一号特别火”。相比之下,清远旅游对省外游客暂未有“拿得出手”的景点。

  但这不意味着无文章可做,龚勇认为清远应主推休闲度假名城、珠三角后花园的概念,清远可联合珠三角其他城市打造“泛珠”深度游线路,“完全能留住游客的脚步”。例如往北的旅游线路可以设计为“韶关+清远”,往南可以“清远+中山+阳江”,将省内各地旅游资源优势互补的景点组合打包,就能形成一条夺人眼球的新鲜线路。

  粤港合作框架协议中,“联合开发推广‘一程多站’旅游线路,研究开发粤港航空及邮轮旅游,形成不同主题、特色、档次的多元旅游产品”这一内容被业界认为是清远旅游不可多得的良机。

  “香港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外游客出入境的集散地和中转站,我们可以联合香港旅行社共同设计香港观光购物+清远度假休闲,或者港珠深购物观光+清远度假休闲的线路,借港深珠的知名度,带旺清远旅游。”星辉旅行社总经理黄志强说。

  今后外国游客从香港入境广东的手续进一步简化,清远中旅出境部经理潘堂期待此举能为清远带来更多外国游客。近些年清远在一些境外媒体投放旅游宣传推介片,也使得一些国外游客慕名而来,但数量很少,还不成气候。

  潘堂表示,国际游客同样倾向前往名气较响的珠三角城市旅游,若是今后入粤旅游的国际游客增多,清远本地旅游企业应考虑加强与香港旅行社的沟通合作,量身定做适合的线路,引导国际游客到清远“游一游”。

  与港深珠合作实现共赢

  说到旅游宣传推介,清远近几年也举办了不少活动,但总是一波轰动效应过去,市场又平静下来。究竟是宣传方式不对还是宣传方向有错?

  业内人士指出,不少旅游城市的促销方式,是值得清远学习的。就拿香港来说,香港旅发局每年的旅游推广费用高达10亿元港币。根据广泛的市场调研,以香港四大旅游优势,即购物、美食、文化传统,以及都市与郊野景观,作为其推广及宣传活动的主题重点,突显多元化及活力形象,推行“香港-乐在此,爱在此!”全球广告宣传活动。

  加大旅游宣传经费只是一方面,加强与其他城市的合作才是迫在眉睫的。业内人士认为,清远市政府或旅游主管部门都应积极“傍大款”,主动谋求与港深珠等城市的旅游宣传合作,共同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实现互利多赢。

  清远利用外资的70%来自于香港

  《粤港合作框架协议》于4月7日签订,打开了粤港两地深度合作的大门,也为清远的发展带来重要机遇。事实上,早在协议签订之前,香港就一直是清远对外经贸合作的重要窗口,清远与香港的合作已经广泛开展。有数据显示,近年来清远利用外资的70%来自于香港投资者。比邻珠三角的地理优势,是清远最吸引港企的地方。

  港资企业青睐清远

  近年来,随着清远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和区位优势的进一步凸显,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港资“涉足”清远,从近年来部分清港经贸合作的案例可见一斑。

  早在2004年,“清远・香港经贸合作交流会”在清远市举行,香港考察团近100家知名企业和清远市十大产业40家企业进行了深入的接触和洽谈交流。本次交流会签约项目60个,投资总额2.11亿美元,其中9个项目的投资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贸易货单98宗,进出口总额1.12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6910万美元。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曾荫权认为,清远和香港合作存在着很多合作的层面,可谓商机无限。

  在2007年的粤港经济技术贸易合作交流会上,清远签订外商投资项目13宗,投资总额1.5亿美元;签订进出口贸易合同9宗,成交总额3500万美元。

  2008年7月27日至28日,在广东省外经贸厅联合清远市政府和香港贸易发展局的组织下,40多人组成的香港经贸考察团调研清远,看中清远的区位优势,希望能建立产业转移园。计划一到两年内,把2000多家港企全部转移到清远。

  2008年7月,清远市组成以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萍华为团长的代表团87人,参加在香港举行的粤港经济技术贸易合作交流会。会上,共签订外资项目10个,吸引资金1.3067亿美元,贸易成交额3300万美元。

  记者调查显示,清远地区的外资企业中70%是港资企业,且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其中五金、房地产的港资企业最多。

  旅游业签订《无障碍旅游协议书》

  2007年12日,市政府在香港举办“开心清远・旅游首选”―――清远温泉与漂流荣获“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景区”、“中国生态休闲旅游城市”、“港澳与海外华人眼中最具魅力的休闲度假之都”旅游宣传推介会。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家记,副市长曾贤林,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处九龙工作部部长林武,香港旅游业议会副主席汤麟华以及香港56家旅行社、30多家境外媒体和清远市旅游界代表共160多人参加了推介会。

  2009年12月,由省旅游局、清远市政府共同主办的清远(香港)旅游招商推介会在香港港丽酒店隆重举行。会上,市国旅、市中旅、广之旅清远分公司分别和香港相关旅行社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书;清远市相关县(市、区)领导分别与香港恒达运输服务公司、广州市艺和市场开发有限公司等签订广东省茶文化侨文化国际旅游度假村开发等多项旅游投资项目,签约金额35.59亿元。市旅游局与香港旅游业议会签订了两地《无障碍旅游协议书》。

  清远与香港合作区位优势明显

  香港企业近年来为何对清远情有独钟呢?

  “因为区位优势。”香港中小企业商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清远离珠三角最近,交通便利,原来在珠三角的企业转移到清远后物流成本上升不多,但土地、人力等成本却下降不少。香港贸发局研究部中国组负责人也认为,比邻珠三角的地理优势,是清远最吸引港企的地方。香港工业总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该会今年3月的调查,相对于外省,大部分港企都希望留在广东,且离珠三角核心区越近越好。

  对于这一优势,清远人自己也十分了解并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清远市市长徐萍华曾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称,作为最邻近珠三角的山区市,清远市突出的区位、交通、资源、成本和劳动力优势,使清远成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首选。

  此外,地价、财税、水电等方面的优惠,也是港企考虑的因素。据市外经贸局外商投资促进科的工作人员称,清远工业园区收费、用地用电用水方面的优惠政策,地理环境优势和充足的劳动力、积极主动的招商引资工作等是吸引港资企业进驻的主要原因。

  《协议》将推动港资加速流向清远

  《粤港合作框架协议》涉及金融、旅游、交通等多方面内容。作为珠三角一小时经济生活圈内的清远,《协议》带来的影响将全面而长远的。

  “港资企业在清远的投资,带来了优秀人才、先进的技术和办厂经验,这对清远整体的发展无疑也是一笔可贵的财富。”清远市外经贸局的发言人如此评价。

  这次签订的《协议》中提到,支持港资企业拓展国内市场,逐步建立国内营销和物流体系,形成内销品牌。支持港资加工贸易企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提高创新能力,创立自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转型升级。

  而就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市外经贸工作会议中,清远也提到了“加快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步伐”,通过“外销不足内销补”、“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策略,积极参加省搭建的各种展览平台,促进内销。去年全年清远加工贸易内销金额达到7000万美元,新增各项税款超过1亿元,同比增长100.8%,同时港资企业的品牌建设也有明显的成效。

  据清远市外经贸外商投资促进科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几年,港资企业在内地的投资领域已经得到扩大,“前几年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以及相关的补充协议中,对香港在内地各领域的投资中规定都有所放松,此次签订《粤港合作框架协议》,无疑利于港资企业在内地的扎根和壮大。”该工作人员表示。

  《协议》规定,广东出台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措施,在不违反WT0规则的前提下,原则上适用于在广东的港资中小企业。清远市中小企业局局长王少波对《协议》中这一政策较为关注,“这不仅增加了广东省的港资企业融资渠道,其实也是对整个经济环境的促进和调整,相信能形成新的竞争和发展,也吸引更多的港资落户。”

  可以肯定,《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将推动港资加速流向清远。

  ■置业小结

  越来越多港人可能在清远买楼

  《粤港合作框架协议》提出,粤港将联手打造“医食住行”公共服务,共建优质生活,为粤港居民提供便利。有观点认为,港人将成为广东置业的新生力军,而清远作为珠三角后花园的定位也将生发出新的内容。

  《协议》将打破港人置业壁垒

  据清远市房管局交易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到4月9日,共有85位港澳籍人士在清远买房,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市内某楼盘的销售人员说,清远毕竟城市知名度还不高,一般的香港人来清远买房置业的不多,目前主要是一些清远人去香港发展后再回来置业。

  “我在恒大金碧园碰到一位香港人,他在这里买房主要是因为公司在这里。”清远市五洲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赵千河认为,目前来清远投资置业的香港人不多是因为他们对清远认知不够。

  港人到内陆置业是个老话题。香港政府也希望通过部分港人移居大陆减轻其养老负担。据调查显示,香港30-40岁的中青年人到大陆置业的意愿很强,主要是因为公司在这里。

  此前,港人到大陆置业的最大障碍是养老、医疗等保障体系无法互通,而本次签署的《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在医疗服务合作、教育培训合作和金融合作等方面都实现了突破。这意味着在粤生活的港人也可以享有“港式”医疗服务。

  《协议》让清远踏上新起点

  清远五洲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千河认为,港人置业会成为新的生力军,而清远作为珠三角后花园,也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关键是如何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把更多的港人吸引到清远来。

  他分析原因,此前,珠三角群之间发展分工不明确,更多的合作层面只是在政府之间。而框架协议之后,两地合作真正从政府的宏观沟通落实到民间,到细节中去。

  《协议》主要是资源的合作利用,要明确各城市的定位,广东与香港之间的大城市格局形成,通过物流、通讯、交通、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之间的相互利用,机构互补达到双赢。

  以往城市主要以产业为链接。框架协议签订后,珠三角和香港分工明确,周边城市的分工也开始慢慢明确。

  而交通,医疗、通讯、保险、教育等实现无缝对接之后,清远作为珠三角后花园的局面也将被彻底打开,清远将搭上便利快车。广佛同城、珠三角一体化、《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对于清远是来到了一个新起点,清远城市价值将得以延伸。

  清远开发商何先生也认为,《协议》签订可以拉近粤港之间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加上广深高铁开通,拉近清远与香港的距离,在清远投资地产的港资会增多,未来几年清远有可能成为投资的热土。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香港人如果要在清远买楼,可能考虑江景或别墅多些。而赵千河则认为,清远房价相对便宜,高端物业如清远狮子湖会受到港人青睐。但也不排除普通公寓同样受到港人的欢迎。另外,有专业人士指出,未来清远楼市如何做好产品品质、配套、服务等将成为新的竞争点。

  ■企业实例

  豪美铝业:粤港合作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粤港合作为我们提高创新能力,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参与全球高端制造业竞争提供了强大的后盾。”位于清远经济开发区的广东豪美铝业有限公司是中港合资企业,公司总经理助理宋红星在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表示,“在科技和全球市场方面,粤港的互补作用是非常大的。”

  公司各部门分设粤港两地

  广东豪美铝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90年,是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铝合金建筑型材、工业型材及门窗幕墙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畅销美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瑞士、新加坡、文莱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以往,粤港合作总是给人“前店后厂”的印象,香港是门面,广东是工厂。现在,情况已有了变化,变得“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界限不那么明晰。豪美铝业总部、研发、制造在清远,分公司在香港。宋红星说:“我们除了清远总部,在香港也有分公司。分公司主要做四样事情,分别是全球市场、金融市场,全球采购和信息网络。而公司总部在清远,集研发、制造于一体。”

  两地优势互补能量巨大

  内地的科研机构为企业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提供了科技保障。前几天,广东豪美铝业有限公司刚刚与华南理工大学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战略发展、科研基地建设、人才培训、技术创新、产业合作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我们借助华工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优势,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得到了提高。下一步,将合作建立国家级实验室、检测中心,建立中国的高品质节能门窗行业标准。”

  宋红星说“内地在科研、高科技人才、劳动力、市场、工程建设上有优势,港企在电子商务、技术标准、资本运作、跨国管理上有优势。两地的结合会产生巨大的互补作用,公司在香港成立分公司,就是看重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现代服务业发达,具有国际视野的优势。”

  近几年,广东豪美铝业出口额稳定增长。2009年,出口额达5000万美元。“从高端产品出口来看,香港分公司是品牌推广、占领欧美等全球市场的桥头堡,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通过香港分公司,出口风险会大大降低。在资本运作、融资、跨国管理上也具有优势。通过香港开展重大项目的招标,充分利用外来人才、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区位优势与政策优惠吸引港资

  清远毗邻广佛都市圈,近年来已成为港企转移北上的投资热土。由于地理位置、交通物流、政府服务环境的优越性,清远吸引了一大批港企投资。《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进一步为清远实现产业升级、打造高端产业成长新区的提供机遇。

  宋红星向记者透露:“清远市对港资企业提供很多优惠政策,集中在出口、税收、人才扶持、管理等方面。自2005年来到清远后,由于看好清远的发展,豪美铝业先后把公司总部、研发、制造部门全部落户清远,5年来的高速发展远远超出既定目标。从最初的400多人、8条生产线发展到1800多人、25条生产线。在清远我们很容易融资,由于信誉等级高,银行都追着我们提供资金。”

  香港四洲集团计划在阳山建生态工业园

  近日,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四洲集团、四洲食品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戴德丰一行来到阳山考察,就投资建设板栗等农作物种植基地和四洲(阳山)生态工业园达成了初步意向。

  四洲集团创办于1971年,是香港最大的食品制造上市公司,生产和代理的食品达5000多种,年销售额超过20亿港币。自2006年5月以来,公司负责人多次到阳山县参观考察,并投资建设贤令书苑度假村、四洲食品专卖店和发展农经作物,带动了阳山农业发展。

  当日,戴德丰一行先后实地考察了阳城镇元江板栗种植基地、阳山贤令书苑度假村在建工地,对阳山为企业提供的优惠政策和跟踪服务给予好评。戴德丰认为阳山农业和旅游资源丰富,集团计划将阳山作为其进军内地市场的基地来建设,逐步建立健全系列配套设施,打造生态绿色食品基地,既提升集团在绿色生态食品业界的地位,也能带动阳山经济发展,达到互利双赢。

  据悉,目前该集团已就投资建设板栗等农作物种植基地和四洲(阳山)生态工业园达成了初步意向。

  ■配套服务

  为港资提供良好的司法环境

  清远市中级法院民三庭是该院审理涉港商事案件的部门,记者了解到,民三庭近年来受理涉港案件分别为2005年1件,2006年15件,2007年16件,2008年19件,2009年16件(含清城区法院9件),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在受理的涉港商事案件中,也呈现出多样化,有常见的借款合同纠纷、有保证合同纠纷、合伙结算纠纷、拍卖合同纠纷、股权转让纠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代位权纠纷等。2009年,全市一审涉港案件总争议标的约6000万元,其中案件最大的争议标的约4300万元。

  庭长梁红斌介绍,清远市中院获得涉外商事案件管辖权后,院领导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部署,同时,承担涉港案件审判职责的法官也加强学习,努力探索。

  梁红斌说,涉港民事诉讼的特殊性,使其在管辖、送达、期间等方面有特别规定。该庭在审判中,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使审判行为有法可依,使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落到实处。梁红斌认为,近年来涉港案件的逐年增多,说明清远市与香港的投资和贸易活动日益活跃,涉港商事活动对清远市经济发展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强。随着港清商事活动的活跃,也必将产生更加复杂的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

  今年2月,清远市中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全省的涉外商事案件审判工作座谈会。“除了珠三角城市的中院代表外,省法院还特指定清远、湛江、汕头三个中院的代表参会。”在会上,省高级法院提出,对涉港商事案件的审理,要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精品战略。

  “甚至连法官的言行举止都包括在内,不能让当事的任何一方感受到不公正待遇。”梁红斌说,这种“精品战略”包含很多内容。比如,在送达程序上,要求凡未被合法送达的不得开庭,不得口头通知代替传票;严格审查证明当事人涉讼主体资格的材料和诉讼委托手续,严格审查域外形成的诉讼证据,严格进行庭前证据的交换;庭审严谨认真,判决书要求说明严谨透彻并后附上法律条文,使当事人对中国大陆法律有一个清晰透明的了解。

  梁红斌表示,作为审理涉港商事案件的民事法庭,一定要有大局意识,要求审判人员必须精业务、识大局、善调解,确保港商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清远中院要求承担涉港案件的法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除强补涉外审判的业务知识外,还要求法官自觉加强对涉外商事法学(如《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等)相关知识的学习。调解过程中,紧紧依靠当地党委,加强和政府有关涉港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必要时邀请有关部门一起,来对涉港案件进行调解,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记者调查

  清远市民赴港澳人数

  6年增长2倍

  去年达到18万人次,显现

  商贸、旅游等联系日益紧密

  记者昨日从清远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了解到,全市去年赴港澳个人旅游、探亲、商务、定居人数约18万次。近6年来,赴港人数呈迅速增长趋势,显现出清远市与香港地区的商贸、旅游等联系日益紧密。

  在清远市区连江路的出入境办证大厅里,记者看到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络绎不绝。清远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科长何敏雄介绍说,2004年清远市赴港澳个人游、团队游、商务往返、探亲总数才9万人次,而2009年清远市民赴港澳总数达到了约18万人次,约增长了2倍。其中,赴港澳个人游16.2万人次,赴港澳探亲1.1万人次,赴港澳商务1070人次,前往港澳定居590人次。

  据介绍,近两年来,广东省公安系统开通了更多的便民措施,市民可以通过网上申请、网上支付、邮政速递等方式进行办理大陆居民赴港澳通行证。为了便于群众就近办证,清远市9个县(市区)的公安部门都成立了出入境管理大队(或大队),设立了办证大厅,受理群众办理赴港澳通行证业务。

  2009年4月1日,广东省出入境管理部门出台了多项便民措施,开通了往来港澳商务备案单位网上报备服务和直通港澳车辆网上延期双向邮政特快专递服务。5月份,还开通赴港澳商务、夫妻赴港澳探亲再次签注网上申请服务。

  为何配合港粤合作框架协议的顺利签订和推进,从2010年1月开始,持有效往来港澳通行证的广东居民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办理往来港澳个人游签注服务,还可以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方式实时查询了解证件办理进度。申请人也可以登录“平安南粤”网站,查询广东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定期公示的批准前往港澳定居人员名单。公示内容包括:公告日期、受理机关、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申请类别、关系人信息及分数等。同时,申请人也可按出生日期或申请类别和姓名进行查询。今年4月份开始,清远市公安机关还启用出入境办证收费网上支付服务,市民可通过互联网即可完成申请、缴费等一系列办证手续,申请往来港澳更加便捷。

  何敏雄介绍,全省出入境管理系统还开通了96897咨询电话,作为政府行政管理主要职能之一的公安出入境管理,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在工作中开通咨询、投诉、举报的渠道,是社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的重要机制。

  据了解,从2000年10月成立咨询、投诉工作小组以来,全省共接到咨询、投诉电话104668个,信件2874封,群众上访13477人次。其中,根据群众的举报,查处违规、违法的出入境案、事件219宗,308人次。咨询、投诉渠道的畅通,为群众提供了简单便捷的服务,又能及时有效地防止和打击出入境领域的违规、违法行为。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邓薇黄津蔡莉莉赵强付强刘俊黄剑琴

  通讯员卢志满梁晓华清法宣卢奕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李细华

  策划统筹:达海军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