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天津市静海县打造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区

2009-11-12 11:25 编辑人:
第一,从世界范围看。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气候变化、资源约束、环境压力日益对人类发展提出严峻挑战。特别是对资源的膨胀需求和无度开采已难以为继,资源成本的飙升日益深刻影响着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应运而兴。上世纪90年代中期

       第一,从世界范围看。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气候变化、资源约束、环境压力日益对人类发展提出严峻挑战。特别是对资源的膨胀需求和无度开采已难以为继,资源成本的飙升日益深刻影响着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应运而兴。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的“杜邦模式”使废弃物、排放物明显减少,目前废旧家电的回收利用率达97%以上,废旧轮胎达100%,汽车再生工业产值超过360亿美元;德国“双轨制”回收系统(DSD),使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达86%以上;日本目前已基本完成废家电、电池、汽车等主要废旧物资的再生产体系。
  第二,从我国情况看。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期,一方面对资源的需求强烈,另一方面,固体废物大量积累,而我国人均资源占有率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工业、城市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仅为30%左右,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其中铜、铅、铝回收率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30%。

  第三,从市县看。天津作为北方经济中心,同样面临资源环境的“两难”课题,但循环经济已在全国率先成为举市战略和发展亮点,而静海在这方面拥有较好的现实基础和光明的未来前景。经过近年的发展,我县再生资源产业已初步形成规模,确立了循环经济在我县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目前占地120平方公里的林海循环农业示范区和占地135平方公里的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已经规划建设,其中子牙建成区已近3平方公里,年吞吐各类固体废物100—150万吨,每年可提供再生铜40万吨、铝15万吨、铁20万吨、橡塑材料20万吨,其他材料15万吨,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再生有色金属原材料市场。对环境保护的贡献业已显现,仅以铜为例,每拆解生产40万吨再生铜,比从铜矿砂中生产同样量的原生铜节能80%—85%,减少排放80%以上,综合成本降低90%以上。目前,经国家有关部委批准,子牙园区相继获得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确定的“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广电部确定的“国家级废旧电子信息产品回收拆解处理示范基地”和环境保护部确定的“国家进口废物‘圈区管理’园区”三个国家级园区称号。
  2008年5月7日,天津市市长黄兴国与日本北九州市市长北桥健治共同签署了两市开展中日循环型城市合作备忘录。天津市批复了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总体规划。按照这一规划,产业区远期规划面积135平方公里,中期50平方公里。到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达到30平方公里,实现增加值235亿元。其中,再生资源产值1100亿,产出再生铜230万吨,铝120万吨,铁260万吨,橡塑480万吨,其他材料100万吨,建成我国有重要影响的北方“城市矿山”,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循环经济产业区。

  一是“生态型”。着力追求再生资源拆解加工与优良生态环境的深度结合,产业区以大面积、高规格绿色植被为生态屏障,对区内的工业、交通、居住及公共建设,从建筑布局、空间形式、材料使用、能源结构等进行科学系统的生态化设计,以“厂在林下、林在厂中”为核心理念,在工业组团与居住科研组团之间按照环保要求建设20平方公里林下经济带,厂区之间以绿篱相隔,主要道路两侧规划20米以上的绿化带,形成绿色生态的工业区景观。目前,森林覆盖率达到36%,到2020年达到50%以上。

  二是“循环型”。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是产业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我们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确定废旧电子信息产品、报废汽车、橡塑加工、新能源矿山设备和节能环保、废弃机电产品精深加工与再制造等五大重点产业,并根据产业区五大产业组团关联程度,合理安排各产业功能的空间关系,以科技手段实现塑料等再生资源的“循环变性”,促进产业链条转化过程中再生资源的“零损耗”、“自消化”。产业区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重点产业的资源化率达到99%以上,以此构筑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三是“便捷型”。建设一流的园区需要一流的交通体系。产业区对外交通以高速公路、快速路运输为主体,形成西连河北保定、石家庄,东达天津空港,北接天津中心城区及北京市的“3456”快捷交通圈,即到中心城区30分钟,河北周边县市40分钟,天津港50分钟,北京60分钟。
  四是“宜居型”。产业区的居住区建设尊重自然机理,利用环境资源优势,形成黑龙港河带状公园绿地,并通过绿色廊道延伸滨水景观,塑造具有田园风光特色的滨水生活组团。

  “再生资源,资源再生,生生不息;循环经济,经济循环,环环有利。”发展循环经济是全球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反思的结果,是人类社会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