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力促硅废碎料政策调整 助光伏企业赢在起跑线

2009-10-14 10:38 编辑人:
浙江是太阳能光伏行业上游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2008年进口硅料的硅片生产企业就达32家。而在全球金融风暴阴影下,成本高企、需求萎缩,令光伏企业的发展步履维艰。 我们企业一直以原生硅料作为生产原料,成本居高不下,现在又碰上金融危机,企业的日子更难熬

          浙江是太阳能光伏行业上游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2008年进口硅料的硅片生产企业就达32家。而在全球金融风暴阴影下,成本高企、需求萎缩,令光伏企业的发展步履维艰。
     “我们企业一直以原生硅料作为生产原料,成本居高不下,现在又碰上金融危机,企业的日子更难熬了……”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无奈地感慨道,“如果能放开硅废碎料进口就好了!”
       企业负责人的一句感慨,深深地印入杭州海关关员的脑中。在随后的调研中,该关发现有同样苦恼的并非只有“昱辉阳光”一家,几乎整个太阳能光伏行业都深受高成本原料之苦。据了解,目前国际市场上原生硅料价格比硅废碎料高出20%,每年浙江的光伏企业为此需多支出6000万美元的生产资金。“这笔资金压力压得我们想跑得快都难!”
       了解到浙江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发展瓶颈,杭州海关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对策,并先后两次向海关总署进行专题报告。今年上半年,海关总署及国家环保部、质检总局、商务部先后两次赴相关企业进行调研,认为硅废碎料在污染可控的情况下,属于可利用固体废物,可将其列入《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
       别看这一小小调整,对于挣扎在危机边缘的浙江光伏企业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原材料采购成本不仅大大降低,一定程度还将促使国际市场的原生硅料价格进一步下降。企业对于硅料的选择面更加广泛,在国际硅料采购上也将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主动权。”昱辉阳光负责人兴奋地表示,“而且公司还可利用节约的这笔资金用于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企业竞争力又可以上一台阶!海关的扶持真是帮到点子上了!”
       这一政策调整不仅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其背后还有着更深远的意义。杭州海关的调研负责人告诉笔者,硅废碎料列入《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后,其进口、生产和使用都被纳入国家环保控制体系,形成各部门密切分工、有效防控污染的工作机制,将切实改变硅原料生产企业的高能耗和高污染状况,为浙江太阳能光伏行业乃至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帮扶太阳能光伏行业仅仅是杭州海关“双千企业解忧工程”的一个缩影。金融危机以来,杭州海关本着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宗旨,将“1000家有行业和地区代表性的企业、1000家确实面临很大困难且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作为“调研”和“帮扶”的重点对象,条线并进,上下联动,分片负责,全力助关区企业渡经济“寒冬”。据统计,今年1-8月份,杭州海关先后对关区800余家重点外贸企业开展实地帮扶调研600余批次;举办“百强企业帮困排难”海关政策宣讲、培训和座谈活动100余场次,参加企业达到5000余家次,累计为企业解决各类问题400余个。(袁国华 陈叶)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