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加大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之思考

2009-08-06 13:49 编辑人:admin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环境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先进经济发展模式。县域经济要真正走上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子,从而在现代经济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就要高度重视和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河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环境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先进经济发展模式。县域经济要真正走上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子,从而在现代经济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就要高度重视和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河池市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有锡、锑、锌、铟、镉、铜、铁、金、银、锰、砷等43个矿种205处,分布全市11个县市(区),有色金属矿种较齐全、分布广、质量好、储量大。保有储量居广西首位的有锡、铅、锌、锑、银、铟、镉、硫、砷等9种,其中锡金属储量占全国三分之一,铟金属储量名列世界前茅,锑和铅金属储量居全国第二。此外,钒、锗、镓、镉、金、银的储量也极为丰富。这些矿产资源中作为主矿体的锡、锑、锌、铅矿已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但是由于与其共生和伴生的稀散贵金属,如铟、锗、钒、镓、镉、金、银品位低、难选冶,过去一直未能很好地回收利用而作为尾矿、冶炼废渣被遗弃,一方面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造成环境污染。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政府和有关企业都作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笔者在此提出一些建议,与大家商讨。

  一、河池市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现状

  (一)伴生稀散贵金属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不足。河池市主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中稀散贵金属元素十分丰富,主要伴生或共生于其它主金属矿床之中,如锡多金属矿床中的In(铟)、Tl(铊)、C d(镉)、Se(硒)、Sc(钪)、Ge(锗)、Ga(镓),铅锌矿中的Ag(银)、Ge(锗)、Cd(镉),氧化锰矿石中的Co(钴)、Ni(镍)等均具有一定的规模,潜在价值较大。以大厂矿区为例,其锡多金属矿田(铜坑、高峰100号、l05号矿体)锡金属储量为全国之最,其伴生的铟、铊储量也很大,达到超大型矿床的规模;铅、锌、锗、硒、镉、钪等则达到大型矿床规模;铜、钨等金属亦达到了中型矿床规模。据估算,仅大厂锡多金属矿田伴生的银、铟、铊、镉、硒、钪、镓、锗等资源按目前市场价格计算,其潜在价值就达l00多亿元。加上近两年“危机矿山项目"找到的锡、铅、锌、铜资源十分可观,其伴生的银、铟、铊、镉、硒、钪、镓、锗等贵金属和稀散元素资源更有巨大的潜在价值。遗憾的是,在这些资源中,除大厂铟得以部分回收外,大部分均未回收利用。又如环江北山铅锌矿潜在经济价值为30亿元,目前除银部分回收外,其它元素均未回收利用。河池市锰矿中淋积型、堆积型的氧化锰,均含较高的钴和镍,其潜在价值在10亿元以上,也尚未得以回收。多数矿山开采中对伴生稀散贵金属资源回收的忽略和放弃,造成资源浪费和“呆化”严重。

  (二)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回收工作起步较晚、步伐较小。随着矿产资源大规模勘探和开发,河池市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回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综合利用率仍然不高,平均不超过5 0%,共伴生组分综合回收率为10%~20%。且只有少数企业对稀散元素进行综合利用,而完全没有进行贵金属和稀散元素综合利用的企业占90%以上。个体矿山基本上没有进行综合利用。在冶炼回收方面,最早是华锡集团对共伴生金属铟进行了回收,开创了河池市伴生稀散贵金属资源回收的先河。2006年以来,又有两户企业(河池市金泰资源再生有限公司、河池市金山冶炼厂)先后落户南丹县有色金属工业园区,利用当地的有色金属精矿产品及冶炼废渣生产回收锌、铅、锑锭、铜、铟、镉(海棉镉、镉酸)、锗等金属产品。该两户企业2007年工业产值共计0.92亿元,占有色金属工业园区总产值的3%。虽然两企业在开发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但仍然有信心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更多的产品。

  二、伴生矿产综合回收存在的问题

  (一)对伴生矿产研究程度不高。过去由于地质勘查工作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主金属,而对伴生组分或共生矿产的重视不够,未做深入的地质评价,对其赋存状态、空间位置、品位变化规律以及回收利用的可行性都不很清楚,致使矿山开采设计因缺乏基本依据而无法将综合开发利用纳人其中。在选矿、冶炼环节中,如何分离出富集在载体矿物的稀散元素;在冶炼、精炼、电解精矿过程中,如何对炼渣、烟气、烟尘、电解液、阳极泥等进一步加工提炼,回收其中的贵金属和稀散元素等技术问题更是缺乏研究,从而也影响了资源的综合回收。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