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时评:谨防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夭折

2009-08-06 13:49 编辑人:admin
细心的人会注意到一个细节:原本那些骑着三轮车,守在自家门口的废品收购“散户”,现在很少再光临自家小区了。在全国人大代表、天津环境科学院总工程师包景岭看来,这个现象折射的恰恰是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受金融危机冲击而经营惨淡的现状。在刚刚闭幕的全

  细心的人会注意到一个细节:原本那些骑着三轮车,守在自家门口的废品收购“散户”,现在很少再光临自家小区了。在全国人大代表、天津环境科学院总工程师包景岭看来,这个现象折射的恰恰是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受金融危机冲击而经营惨淡的现状。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在综合分析这个行业问题时,更加关注的是如何转“危”为“机”,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的转型。

  包景岭认为,国家应继续加大扶持再生资源回收和资源综合利用行业的力度,谨防废品物资回收行业、资源回收利用等体系因金融危机而瓦解。对于《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已经明晰的原则性规定,要继续强化,包括加大税收的倾斜力度、加大政策性补贴等。

  废品回收“散户“成为回收行业晴雨表

  金融危机考验我国尚未成熟的循环经济体系

  循环经济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具体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生产—消费—再循环”两种模式。包景岭通过大量的调研发现,从废品物资回收行业乃至可再生能源产业,金融危机正在考验着我国尚未成熟的循环经济体系。

  包景岭在对天津市废品物资回收行业进行调研时发现,2008年下半年以来,因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几乎所有物资的回收量都急剧萎缩,仅仅废报纸一类就比2007年同期少了1/3左右;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废旧钢材价格由去年上半年最高时的8000多元/吨降到如今的3000多元/吨,日常经营也因此受到了很大冲击。在行业不景气的现状下,不少废品收购“散户”选择抽身而出,回收“散户”2/3关门歇业。

  大量可回收的物资被白白扔进了垃圾场。包景岭通过对垃圾场的走访,证实了这一点:“目前运往垃圾处理场的垃圾中可回收的成分在增加。”包景岭说。

  随着态势的进一步发展,包景岭担心,一些已经形成的体系甚至会被瓦解,体系一旦被破坏,重新建立起来将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中小企业很难生存

  大面积停产、裁员,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套期保值等手段来规避市场风险

  正如包景岭所担心的一样,环环相扣的再生资源回收和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已经出现了危机。全国人大代表、清远市进田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赖坤洪介绍说,2008年下半年,有色金属价格直线下滑,直接导致废金属价格下跌。仅进口废旧金属的直接损失就达190亿元左右,加上拆解、加工及企业库存等方面的损失,我国再生金属产业在此次危机中至少损失300亿元以上。

  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内再生金属企业大面积停产,裁员现象普遍。我国再生金属产业大型企业少,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套期保值等手段规避市场风险。目前,国内许多废料回收企业受价格大幅下降影响,已停止了回收行为,90%以上的企业存在裁员现象,再生金属产业原料的保障受到严重影响。

  刚刚出台的有色金属产业振兴规划提出,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有色金属再生利用体系,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身兼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的赖坤洪更加关注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国家如何扶持再生金属产业,使其健康发展。近些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着力推进节能减排的进程中,我国再生金属产业取得了明显进展。2008年再生金属产量达520万吨,占当年10种有色金属总产量的20%左右,已成为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前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领域。

  循环经济体系怎样才能正常运转?

  要尽快落实相关政策,完善回收体系,推动产业升级

  包景岭认为,应继续加大对再生资源回收和资源综合利用行业的扶持力度。对于《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已经明晰的原则性规定,要继续强化;同时,要继续做好整个循环经济体系的中长期规划工作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要从长远和全局的观念思考,规划过程中,要加强科学研究,加大投入,让科技先行,为循环经济体系构建坚实的技术支撑。同时,尽快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中的相关政策,通过经济补偿、政策倾斜等一系列措施,支撑整个循环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转。(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