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走科学发展之路—中色(宁夏)东方集团节能减排跨越式发展之路

2009-08-06 13:47 编辑人:admin
2008年,中色(宁夏)东方集团公司坚持走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在全年实现销售额21.84亿元、利润总额70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和18.8%,创历史最好水平的情况下,水、电、汽万元产值能耗同比却分别下降了16%、2%、16%,为公司跨越发展夯实了基

2008年,中色(宁夏)东方集团公司坚持走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在全年实现销售额21.84亿元、利润总额70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和18.8%,创历史最好水平的情况下,水、电、汽万元产值能耗同比却分别下降了16%、2%、16%,为公司跨越发展夯实了基础。

项目引导 节能减排落实处

2008年,中色(宁夏)东方集团公司借助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了动力管网改造工程,对动力能源进行了未来10年整体规划,重新对水、电、汽管网进行了优化设计,并按照“利用3年左右时间,完成动力能源设施和管网的改造”的总体规划,进行了两条主干道和部分支路的水、电、汽管网改造。

在挖掘机、推土机的轰鸣声中,工人们挥锹抡锤拉开了工程,重新规整、铺设着每一路管网。

目前,宽敞整洁的厂区主干道呈现在人们面前,原来横穿道路上空、纵横交错的动力管网已被埋在地下。

动力管网改造工程的实施,改变了近年来中色(宁夏)东方集团公司为适应经济快速发展,满足新建和扩建项目的能源需求,水、电、汽管网基本处于被动式增容和扩建,缺乏系统性的总体长期规划的状况,为全面解决水、电、汽管网布局不合理而造成的平衡失调现象,保证能源安全稳定供应,节约日常的运行费用夯实了基础。

此外,公司还实施了蒸汽采暖改热水采暖项目,将节约蒸汽30%以上;实施了生产废气治理项目,改善了厂区的空气环境;对铍下水进行了改道治理,基本解决了铍污水通过生活污水管道超标排放问题。

变废为宝 实现资源的增值利用

中色(宁夏)东方集团公司南大门内,4个高耸的绿色除氨塔在四周白色厂房的映衬下格外醒目。塔旁,4层楼高的硫酸铵厂房与其相傍而立;塔下,新建成的停留沉淀池依傍在两个运行了约10年左右的沉降池旁,这是中色(宁夏)东方集团公司含氨废水治理及污水站技术改造项目实施后的现场。不久,这座新建成的污水处理站将翻开公司污水处理和节能降耗新的一页。

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实施的含氨废水治理及污水站技术改造项目于2008年年底完工。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实现公司外排废水全面达标,而且可以变废为宝:处理后的废水可替代自来水进行化灰制乳,每年可节约用水10几万吨,节约资金30万元左右;将废水中的氨回收后制取硫酸铵所获得的利润,可直接抵消一部分废水处理费用,达到资源的综合利用。

不仅如此,公司还通过加大内部挖潜、节能降耗的力度,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节能减排。通过对矿石分解废渣进行处理,对污水及回收系统进行改造,对钽、铌边料进行回收利用等方式,使有限的资源得到了增值利用。2008年,钽业公司通过加强生产物料的管理、监控和内部挖潜工作以及钽铌资源增值利用,综合增效2000多万元;西材院通过回收处理钽废料、铌废料,保证了生产资源的综合利用。集团公司还完成了新建配气站和凝结水回用项目,不仅满足了产能不断扩大和新产业相继投产对蒸汽用量不断增加的需求,改变了以往厂区凝结水直接排放造成的浪费和蒸汽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而且,将回用蒸汽凝结水用于洗澡,将节约大量蒸汽,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回收废旧设备、仪器、仪表、废钢材等,处理废旧物资金额达226万元。

通过扩能改造进一步提升产品的产能和质量,也是公司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之一。2008年,公司先后进行了湿法扩能改造、碳还原扩能改造、氢氧站改造等项目。这些目完成后,将大大提升产品产能及质量,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大大降低成本。

规范管理 节能减排始于源头

为减少浪费,节约资源,建设节约型企业,中色(宁夏)东方集团公司加强源头管理,实行了集团级、子、分公司、车间级和用能装置(设备)三级能源管理网络,能源管理工作覆盖到了中色(宁夏)东方集团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对能源购进、使用等各个环节认真进行了能源统计,结合公司自身的特点,编制能源进销存台帐、能源消耗台帐等一系列台帐与报表,满足了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对能源统计的要求。加强了日常供电的运行管理,获当地供电局奖励电费20多万元。为节约生产费用,各子、分公司还制定了4项费用考核规定、流动资金管理办法、节能降耗考核办法等,鼓励了各生产单位修旧利废、节能挖潜、增加效益的积极性。(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