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2008年我国铜进出口量双双下降

2009-08-06 13:46 编辑人:admin
据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未锻造的铜及铜材(以下简称铜)进出口325.7万吨,比2007年(下同)下降4.3%。其中,进口263.7万吨,由2007年的大幅增长34.8%逆转为下降5.1%;出口62万吨,下降0.8%;全年净进口量为201.7万吨,下降6.4%。 一、2008年我国铜进出
据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未锻造的铜及铜材(以下简称铜)进出口325.7万吨,比2007年(下同)下降4.3%。其中,进口263.7万吨,由2007年的大幅增长34.8%逆转为下降5.1%;出口62万吨,下降0.8%;全年净进口量为201.7万吨,下降6.4%。
一、2008年我国铜进出口的主要特点

(一)进、出口平均价格高位回落,12月均降至近年最低点2008年,我国铜进出口价格呈现明显的前高后低走势。上半年进、出口平均价格均一路攀升,分别在7月和8月创下8400美元/吨和8599美元/吨的历史最高值。9月份以后,又双双出现高位回落,12月当月均下跌至近年最低点,分别仅为4336美元/吨和6530美元/吨,同比分别下跌40.5%和17%。

(二)加工贸易进出口双双下降,以保税仓库进出境和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方式进口增速趋缓。2008年,我国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铜164.6万吨,下降13.4%,占同期我国铜进出口总量的50.5%。其中,出口40.2万吨,下降5.4%;进口124.4万吨,下降15.7%。同期,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82.5万吨,增长12.1%,占同期我国铜进出口总量的25.3%。此外,以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和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方式合计进口铜66.3万吨,增长3.2%,增速大幅回落65.2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铜进口总量的25.1%。
(三)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进出口量同时由增转降,私营企业进出口增速大幅回落。2008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铜175.9万吨,由2007年的增长11.7%逆转为下降7.8%,占同期我国铜进出口总量的54%。其中,出口36.1万吨,微降0.6%;进口139.8万吨,下降9.5%。同期,国有企业进出口96.6万吨,由上年的增长25.3%逆转为下降5%;私营企业进出口33.5万吨,增长7.4%,增速大幅回落45.9个百分点。
(四)智利、台湾、日本和韩国为主要进口来源地,香港、韩国、美国、欧盟和东盟为主要出口市场。2008年,智利、台湾、日本和韩国是我铜进口的主要来源地,自上述4个市场合计占同期我铜进口总量的65.4%。其中,自智利进口81.3万吨,增长2.7%。同期,我对香港、韩国、美国、欧盟和东盟的铜出口量均在5万吨以上,合计占同期我铜出口总量的69%。其中,对香港和韩国分别出口12.1万吨和11.1万吨,分别下降16.9%和16.1%;对美国、欧盟和东盟分别出口7.5万吨、6.6万吨和5.5万吨,分别增长24.6%、12.8%和6.6%。
(五)进口6成以上为未锻造铜,出口8成以上为铜材。2008年,我国进口未锻造铜170.2万吨,下降1.3%,占同期我国铜进口总量的64.5%;进口铜材93.5万吨,下降11.3%。同期,我国出口铜材51.8万吨,增长3.8%,占同期我国铜产品出口总量的83.5%;出口未锻造铜10.3万吨,大幅下降18.7%。
二、2008年我国进出口铜价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
国际金融危机下导致供求关系逆转是近期铜进出口价格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受国 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减速明显,国内外市场对铜的需求急剧减少,铜市供求关系已由前6个月的供应平均短缺5.5万吨逆转为过剩约7万吨,从而导致铜价在短期内直线下跌。2009年1月12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大跌,3个月期铜创下3196美元/吨的新低。此外,前几年大型机构通过控制现货库存使铜价出现大幅非理性上涨,随着经济出现不景气状况,大量炒作资金撤离,铜价应声回调。
三、当前我国铜对外贸易以及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建议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精铜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我国铜产业健康和稳定发展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国际供求关系逆转导致我国产能过剩危机凸现。目前金融危机已导致国际铜市出现供过于求局面,预计今年全球铜将过剩10万吨,明年过剩量将进一步扩大至27.5万吨。而目前全国铜板带加工在建工程共有16项,随着在建项目按期投产达产,届时高精度铜板带产能可增加100万吨左右,预计未来2-3年国内高精铜板带市场将趋于饱和,有些品种甚至出现过剩。(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38号创景大厦三层南区
  • 邮 编:100037
  • 电 话:010-5889-2027/2535/2583/2823/2825/2436
  • 传 真:010-58892602 或 总机转890
  • E_mail:cmra@chinacmra.org
  • 本站域名: www.cmra.cn
  • 通用网址:中国金属再生网 再生金属 中国循环资源网
  • 京ICP备102116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