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协会工作 > 科技环保 >

多家重量级新闻媒体报道再生金属学院成立的情况

2014-07-04 10:19 编辑人:
多家重量级新闻媒体报道再生金属学院成立的情况,其中包括江苏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科技日报、中国有色金属报、新浪网门户网站、凤凰网等二十余家。详细请见内文

江苏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成立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6月28日在常州成立。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省政协副主席范燕青等领导出席揭牌仪式。

  该学院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省循环经济协会和江苏理工学院共同发起成立,是“校行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新模式的一次探索。学院将围绕铸造熔炼、质量监管、“三废”处置、环保监测、职业灾害急救等关键岗位培训人才,今年计划招收本科生120名、研究生30余名。

  相关链接:http://www.js.gov.cn/zwhd/201406/t20140630_882415.html

《科技日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成立

  科技日报讯 (记者过国忠 通讯员张青海 靳婷婷)为推进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与江苏理工学院联合创办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6月28日在江苏理工学院正式成立。国家科技部、工信部、环保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江苏省政协以及国内有关科研单位和企业的专家出席。

  再生金属学院成立后,将依托江苏理工学院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等本科、硕士专业,开展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人才培养。同时,将对从事再生有色金属企业开展专门人才培训,围绕铸造熔炼、炉窑熔铸、分析化验、质量监管、“三废”处置、环保监测、职业灾害急救等关键岗位,针对性开展企业专题培训活动,并“定制化”地为企业输送人才,缩短员工入职所需的适应时间,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尽快培训一批再生有色金属领域的高级管理专业人才。

  今后,再生金属学院还将联合相关行业组织、重点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协同创新中心,做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开发及相关科研工作。通过“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链条,把学校、企业等主体和人才培养培训各环节有机地联结起来,形成企业和高校“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新机制。在研发过程中,与相关企业合作,组建特色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学研用深度结合。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2014年7月1日3版

  相关链接:http://www.wokeji.com/jbsj/sb/201407/t20140701_759916.shtml

《中国有色金属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成立

  本报讯(记者 叶倩) 6月28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以下简称再生学院)在江苏省常州市正式成立。

  再生学院是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和江苏理工学院共同发起成立,按照三方共建、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进行管理,实现产业继续人才培养的培训、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协同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学科的发展和建设。

  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成立大会暨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专题会上,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再生金属学院名誉院长陈全训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成立表示热烈祝贺。

  文章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2014年7月1日1版

  原文链接:http://paper.cnmn.com.cn/Content.aspx?id=102732&q=3542&v=1

中国工业新闻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成立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6月28日在江苏理工学院正式成立。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再生金属学院名誉院长陈全训,江苏省政协副主席范燕青,工信部节能司副司长黄建忠和江苏理工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华等共同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揭幕。

  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建设和发展,再生金属学院聘请中国工程院黄崇祺院士、金涌院士、左铁镛院士、张文海院士、邱定蕃院士、中国科学院沈保根院士等担任学院顾问委员会主席。

  据了解,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特别是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十种主要有色金属总产量从2001年的884万吨增加到了2013年的4029万吨,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已连续两年超过1000万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已成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十多年快速发展,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规模化、规范化程度不断加强,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制约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人才、技术和装备等瓶颈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院长周全法介绍,我国再生有色金属领域近100万现有各级人员亟待提升岗位技能水平。目前,缺乏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人才培养、企业人才培训的体系和基地,产业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现场工程师应用型人才,以及硕士、博士层次的高端人才的培养培训体系尚未有效建立,产业基础科学、技术、装备和工程产业化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作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与实现《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等专项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需要产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开展协同创新解决。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吉位介绍,再生金属学院将从事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培养,依托江苏理工学院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等本科、硕士专业,开展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人才培养。将从事再生有色金属企业专门人才培训,围绕铸造熔炼、炉窑熔铸、分析化验、质量监管、“三废”处置、环保监测、职业灾害急救等关键岗位,针对性开展企业专题培训活动,可“定制化”地为企业输送人才,缩短员工入职所需的适应时间,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同时培训一批再生有色金属领域的高级管理专业人才。再生金属学院还将联合相关行业组织、重点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协同创新中心,做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开发及相关科研工作。通过“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链条,把学校、企业等主体和人才培养培训各环节有机地联结起来,形成企业和高校“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新机制。在研发和研究过程中,与相关企业合作,组建特色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学研用深度结合”。(记者 陈祎淼)

  文章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2014年6月30日

  原文链接:http://www.cinn.cn/ycl/319135.shtml

江苏教育厅门户网站: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成立

  6月28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在江苏理工学院正式成立。该学院的成立,将推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创新能力与人才队伍建设,为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该学院由江苏理工学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和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合作成立,将从事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培养,依托江苏理工学院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等本科、硕士专业,开展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人才培养。将从事再生有色金属企业专门人才培训,围绕铸造熔炼、炉窑熔铸、分析化验、质量监管、“三废”处置、环保监测、职业灾害急救等关键岗位,针对性开展企业专题培训活动,“定制化”地为企业输送人才,缩短员工入职所需的适应时间,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同时培训一批再生有色金属领域的高级管理专业人才。还将联合相关行业组织、重点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协同创新中心,做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开发及相关科研工作。通过“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链条,把学校、企业等主体和人才培养培训各环节有机地联结起来,形成企业和高校“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新机制。在研发和研究过程中,与相关企业合作,组建特色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学研用深度结合”。

  江苏理工学院在30年的办学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再生”的学校名片,全校一半以上的学院围绕“再生”主题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因此,该校选择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和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作为合作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按照三方共建、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进行管理,实现产业继续人才的培养培训、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协同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学科的发展和建设。

  文章来源:江苏教育厅门户网站2014年7月1日

  原文链接:http://www.ec.js.edu.cn/art/2014/7/1/art_4344_152063.html

中国教育新闻网门户网站: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在江苏理工成立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陈瑞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6月28日在江苏理工学院正式成立。该学院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和江苏理工学院共同发起建立,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将进行再生有色金属领域的本科生、研究生人才培养,并将努力探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打通再生有色金属领域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

  据悉,该学院还将联合相关行业组织、重点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协同创新中心,通过“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链条,把学校、企业等主体和人才培养培训各环节有机地联结起来,形成企业和高校“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新机制,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相关链接:http://www.jyb.cn/high/gdjyxw/201407/t20140702_588648.html

新浪网门户网站: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成立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6月28日在常州成立。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省政协副主席范燕青等领导出席揭牌仪式。

  该学院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省循环经济协会和江苏理工学院共同发起成立,是“校行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新模式的一次探索。学院将围绕铸造熔炼、质量监管、“三废”处置、环保监测、职业灾害急救等关键岗位培训人才,今年计划招收本科生120名、研究生30余名。

  相关链接:http://news.sina.com.cn/c/2014-06-30/064030442172.shtml

《新华日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成立

  新华报业网讯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6月28日在常州成立。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省政协副主席范燕青等领导出席揭牌仪式。

  该学院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省循环经济协会和江苏理工学院共同发起成立,是“校行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新模式的一次探索。学院将围绕铸造熔炼、质量监管、“三废”处置、环保监测、职业灾害急救等关键岗位培训人才,今年计划招收本科生120名、研究生30余名。 (靳婷婷 蔡炜)

  文章来源:《新华日报》2014年6月30日

  原文链接: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auto/news/csj/u7ai1892606_K4.html

凤凰网门户网站: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成立

  为推进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与江苏理工学院联合创办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6月28日在江苏理工学院正式成立。国家科技部、工信部、环保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江苏省政协以及国内有关科研单位和企业的专家出席。

  再生金属学院成立后,将依托江苏理工学院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等本科、硕士专业,开展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人才培养。同时,将对从事再生有色金属企业开展专门人才培训,围绕铸造熔炼、炉窑熔铸、分析化验、质量监管、“三废”处置、环保监测、职业灾害急救等关键岗位,针对性开展企业专题培训活动,并“定制化”地为企业输送人才,缩短员工入职所需的适应时间,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尽快培训一批再生有色金属领域的高级管理专业人才。

  今后,再生金属学院还将联合相关行业组织、重点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协同创新中心,做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开发及相关科研工作。通过“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链条,把学校、企业等主体和人才培养培训各环节有机地联结起来,形成企业和高校“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新机制。在研发过程中,与相关企业合作,组建特色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学研用深度结合。

  相关链接: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701/12634732_0.shtml

新华网江苏频道门户网站:江理工成立再生金属学院 首招本科生120名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上周六在江苏理工学院成立。这是该院依托产业办学,选择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和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作为合作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今年将原有的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环境工程研究生专业纳入,招收本科生120名,研究生30余名。

  据了解,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特别是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迅速,十种主要有色金属总产量从2001年的884万吨增加到了2013年的4029万吨,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已连续两年超过1000万吨。经过十多年快速发展,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制约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人才、技术和装备等瓶颈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再生金属学院院长周全法教授介绍,我国再生有色金属领域近100万现有各级人员亟待提升岗位技能水平。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作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需要产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开展协同创新解决。学院成立后,计划与刘国钧高职校对接,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

  相关链接:http://www.js.xinhuanet.com/2014-07/02/c_1111419919.htm

人民网门户网站:中国有色金属工业 再生金属学院成立

  为推进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与江苏理工学院联合创办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6月28日在江苏理工学院正式成立。国家科技部、工信部、环保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江苏省政协以及国内有关科研单位和企业的专家出席。

  再生金属学院成立后,将依托江苏理工学院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等本科、硕士专业,开展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人才培养。同时,将对从事再生有色金属企业开展专门人才培训,围绕铸造熔炼、炉窑熔铸、分析化验、质量监管、“三废”处置、环保监测、职业灾害急救等关键岗位,针对性开展企业专题培训活动,并“定制化”地为企业输送人才,缩短员工入职所需的适应时间,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尽快培训一批再生有色金属领域的高级管理专业人才。

  今后,再生金属学院还将联合相关行业组织、重点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协同创新中心,做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开发及相关科研工作。通过“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链条,把学校、企业等主体和人才培养培训各环节有机地联结起来,形成企业和高校“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新机制。在研发过程中,与相关企业合作,组建特色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学研用深度结合。

  相关链接: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4/0701/c1057-25222665.html

《常州日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在江理工成立

  本报讯 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和江苏理工学院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昨天在江苏理工学院成立。这是“校行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新模式的一次探索。

  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名誉院长陈全训出席仪式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范燕青出席仪式并与陈全训共同为该学院揭牌。

  副市长王成斌、江苏理工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华分别致辞。

  该学院旨在推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创新能力与人才队伍建设,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崇祺、金涌、左铁镛、张文海、邱定蕃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沈保根等担任学院顾问委员会主席。

  该学院主要开展再生有色金属领域的本科生、研究生人才培养,做好急需人才的短期培训工作,并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积极发展继续教育,打通再生有色金属领域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

  该学院计划与常州刘国钧高职校对接,联合培养再生金属行业高技能人才。同时,以江苏理工学院资源循环研究院为基地和基础,联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行业协会组织、行业内重点骨干企业、高校院所,组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协同创新中心。

  据悉,该校将原有的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环境工程研究生专业纳入新成立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今年招收本科生120名、研究生30余名。(靳婷婷 月航 尤佳)

  文章来源:《常州日报》2014年6月29日1版

  原文链接:http://epaper.cz001.com.cn/site1/czrb/html/2014-06/29/content_754265.htm

常州电视台:江苏理工学院成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

  6月30日,常州电视台《常州新闻》栏目播放了我校成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的新闻。

  视频来源:常州电视台《常州新闻》栏目2014年6月30日

  原文链接:http://v.cz001.com.cn/2014-07/01/content_3014785.htm

《江苏工人报》:中国有色金属再生金属学院在常成立

  6月28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在江苏理工学院成立。江苏理工学院资源循环协同创新中心同时成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聘请中国工程院黄崇祺院士、金涌院士、左铁镛院士、张文海院士、邱定蕃院士、中国科学院沈保根院士等担任学院顾问委员会主席。 江苏理工学院选择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和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作为合作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按照三方共建、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进行管理,实现产业继续人才的培养培训、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协同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学科的发展和建设。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的成立,将推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创新能力与人才队伍建设,为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靳婷婷

  文章来源:《江苏工人报》2014年07月01日 03版

  原文链接:http://media.workercn.cn/sites/media/jsgrb/2014_07/01/GR0306.htm

《常州晚报》:江理工成立再生金属学院 首招本科生120名

  本报讯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上周六在江苏理工学院成立。这是该院依托产业办学,选择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和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作为合作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今年将原有的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环境工程研究生专业纳入,招收本科生120名,研究生30余名。

  据了解,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特别是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迅速,十种主要有色金属总产量从2001年的884万吨增加到了2013年的4029万吨,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已连续两年超过1000万吨。经过十多年快速发展,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制约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人才、技术和装备等瓶颈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再生金属学院院长周全法教授介绍,我国再生有色金属领域近100万现有各级人员亟待提升岗位技能水平。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作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需要产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开展协同创新解决。学院成立后,计划与刘国钧高职校对接,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记者 王芳 通讯员 靳婷婷)

  文章来源:《常州晚报》2014年7月2日

  原文链接:http://news.cz001.com.cn/2014-07/02/content_3015147.htm

中国江苏网门户网站:江理工成立再生金属学院 首招本科生120名

  中国江苏网7月2日讯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上周六在江苏理工学院成立。这是该院依托产业办学,选择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和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作为合作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今年将原有的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环境工程研究生专业纳入,招收本科生120名,研究生30余名。

  据了解,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特别是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迅速,十种主要有色金属总产量从2001年的884万吨增加到了2013年的4029万吨,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已连续两年超过1000万吨。经过十多年快速发展,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制约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人才、技术和装备等瓶颈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再生金属学院院长周全法教授介绍,我国再生有色金属领域近100万现有各级人员亟待提升岗位技能水平。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作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需要产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开展协同创新解决。学院成立后,计划与刘国钧高职校对接,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记者 王芳 通讯员 靳婷婷)

  相关链接:http://js.xhby.net/system/2014/07/02/021306851.shtml

现代快报门户网站:江苏理工成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

  现代快报网电(靳婷婷 晁静)6月28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在江苏理工学院正式成立。江苏理工学院将原有的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环境工程研究生专业纳入新成立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今年招收本科生120名、研究生30余名。

  再生金属学院将从事再生有色金属企业专门人才培训,围绕铸造熔炼、炉窑熔铸、分析化验、质量监管、“三废”处置、环保监测、职业灾害急救等关键岗位。针对性开展企业专题培训活动,可“定制化”地为企业输送人才,缩短员工入职所需的适应时间,同时培训一批再生有色金属领域的高级管理专业人才。

  相关链接:http://news.xdkb.net/livehood/2014-06/29/content_552047.htm

中国行业研究网门户网站: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在江苏成立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和江苏理工学院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昨天在江苏理工学院成立。这是“校行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新模式的一次探索。

  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名誉院长陈全训出席仪式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范燕青出席仪式并与陈全训共同为该学院揭牌。

  副市长王成斌、江苏理工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华分别致辞。

  该学院旨在推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创新能力与人才队伍建设,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崇祺、金涌、左铁镛、张文海、邱定蕃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沈保根等担任学院顾问委员会主席。

  该学院主要开展再生有色金属领域的本科生、研究生人才培养,做好急需人才的短期培训工作,并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积极发展继续教育,打通再生有色金属领域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

  该学院计划与常州刘国钧高职校对接,联合培养再生金属行业高技能人才。同时,以江苏理工学院资源循环研究院为基地和基础,联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行业协会组织、行业内重点骨干企业、高校院所,组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协同创新中心。

  据悉,该校将原有的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环境工程研究生专业纳入新成立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今年招收本科生120名、研究生30余名。

  相关链接:http://www.chinairn.com/print/3743705.html

中国常州网门户网站:江理工成立再生金属学院

  中国常州网讯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上周六在江苏理工学院成立。这是该院依托产业办学,选择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和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作为合作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今年将原有的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环境工程研究生专业纳入,招收本科生120名,研究生30余名。

  据了解,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特别是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迅速,十种主要有色金属总产量从2001年的884万吨增加到了2013年的4029万吨,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已连续两年超过1000万吨。经过十多年快速发展,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制约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人才、技术和装备等瓶颈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相关链接:http://edu.cz001.com.cn/news/hotinfo/2014/0702/71887.shtml

江苏招生考试网门户网站: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在江苏理工成立

  6月28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在江苏理工学院正式揭牌成立。该校将原有的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环境工程研究生专业纳入新成立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今年计划招收本科生120名、研究生30余名。

  据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省循环经济协会和江苏理工学院共同发起成立,是“校行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新模式的一次探索。今后,该学院将围绕铸造熔炼、炉窑熔铸、分析化验、质量监管、“三废”处置、环保监测、职业灾害急救等关键岗位培养人才,为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相关链接:http://www.js-edu.cn/Html/201407/02/20140702155059.htm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官方网站: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成立

  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江苏理工学院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6月28日在江苏理工学院成立。这是“校行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新模式的一次探索,也是目前中国唯一致力于培养再生有色金属领域人才的学院。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名誉院长陈全训出席仪式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范燕青出席仪式并与陈全训共同为该学院揭牌。副市长王成斌、江苏理工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华分别致辞。

  该学院旨在推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创新能力与人才队伍建设,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崇祺、金涌、左铁镛、张文海、邱定蕃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沈保根等担任学院顾问委员会主席。该学院主要开展再生有色金属领域本科生、研究生人才培养。并积极开展中高职衔接,打通再生有色金属领域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

  该学院计划与常州刘国钧高职校对接,联合培养再生金属行业高技能人才。刘维俭校长受邀参加该学院成立仪式。

  相关链接:http://www.czlgj.org/wygkcn_ShowArticle.asp?EC_ArticleID=17778

光明网门户网站:江理工成立再生金属学院

  本报讯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上周六在江苏理工学院成立。这是该院依托产业办学,选择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和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作为合作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今年将原有的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环境工程研究生专业纳入,招收本科生120名,研究生30余名。

  据了解,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特别是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迅速,十种主要有色金属总产量从2001年的884万吨增加到了2013年的4029万吨,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已连续两年超过1000万吨。经过十多年快速发展,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制约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人才、技术和装备等瓶颈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再生金属学院院长周全法教授介绍,我国再生有色金属领域近100万现有各级人员亟待提升岗位技能水平。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作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产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开展协同创新解决。学院成立后,计划与刘国钧高职校对接,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

  相关链接:http://news.gmw.cn/newspaper/2014-07/02/content_3455944.htm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