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协会工作 >

《进口再生铜原料检验规程》等5项行业标准宣贯会在广东肇庆召开

2024-12-14 20:31 编辑人:李航
为使产业相关方全面了解并准确掌握进口新公告及相关检验规程内容,在海关总署指导下,12月12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主办,肇庆市商务局支持的《进口再生铜原料检验规程》等5项行业标准宣贯会在肇庆市召开。会议邀请了海关及行业专家针对技术

 

为使产业相关方全面了解并准确掌握进口新公告及相关检验规程内容,在海关总署指导下,12月12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主办,肇庆市商务局支持的《进口再生铜原料检验规程》等5项行业标准宣贯会在肇庆市召开。会议邀请了海关及行业专家针对技术规程的具体内容、税收征管最新政策、进口原料鉴别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进行了权威解读和案例分享。

中国海关学会副秘书长、海关总署风控司原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王延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刘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有色金属部副主任杨树生、肇庆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国强;广州海关商检处副处长程开良、海关总署税管局(广州)调研员曲毅、海关总署税管局(广州)副科长陈文军、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周炳炎研究员、再生金属分会副秘书长李波出席会议。再生金属分会秘书长助理兼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刘龙主持上午报告环节。

 

 

罗国强在致辞中表示,肇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城市,具有背靠大西南、面向大湾区的独特地理位置优势,以及优越的投资成本和营商环境。再生金属作为肇庆的支柱产业,市委、市政府已责成工信、科技、商务等部门研究制定“十五五”期间全市再生金属产业的专项规划,谋划建立在华南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再生金属交易中心。

 

 

王延春作了题为《应用数字化措施促进再生有色金属贸易安全与便利,推动再生金属进口高质量发展》的专题报告。从国家重视有色再生金属高质量进口、智慧海关建设、创新通关模式等三个方面出发,提出通过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进口管理流程、强化供应链协同、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注重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以及培养数字化人才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我国有色再生金属进口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程开良对《进口再生铜铝原料检验规程》的制修订背景和检验规程重点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强调进口企业应落实企业是进口商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强化源头把关,确保进口再生金属原料符合公告要求。

 

 

陈文军作了题为《进口再生铜铝原料税收征管要求》的报告,从《关于规范再生铜及铜合金原料、再生铝及铝合金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及规范申报目录、规范申报要点解读、申报范例及常见问题方面进行详细介绍,着重介绍了新旧公告再生铜铝进口类别对比。

 

 

周炳炎就再生铜、再生黄铜、再生铝原料的进口要求及鉴别实例、再生铜铝原料进口过程中固体废物风险的主要防范要点及策略建议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专业介绍。他指出,再生原料的相关标准及政府部门的公告是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工作的重要依据。进口企业与境外供货企业签订合同,应体现再生原料的要求,合同约定的指标尽量高于国家标准要求。在境外组织货源,要看有没有加工处理设备和收货检验把关措施,进口入关前应获取有效证据。

 

 

下午的交流环节由刘巍主持,来自再生有色金属生产企业、回收企业、贸易企业、重点关联企业等100余人参加了研讨,就具体可进口品类、夹杂物判定、涂层要求、通关周期、价格管理等,与广州海关科技处原二级总监钟步江及上午出席会议的领导专家进行深入交流。会场氛围热烈浓厚,取得预期效果。

资讯编辑:李   航

资讯监督:张   琳    010-63963867

资讯投诉:郑   玮    010-63963866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