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协会工作 >

教材编写、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再生金属分会到重庆科技大学交流座谈

2025-02-18 17:56 编辑人:齐磊
2月17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分会副秘书长李波一行赴重庆科技大学调研交流,与该校冶金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戴庆伟围绕资源循环工程学科建设、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教材编写、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进行交流。 戴庆伟对李波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详尽阐

 

2月17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分会副秘书长李波一行赴重庆科技大学调研交流,与该校冶金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戴庆伟围绕资源循环工程学科建设、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教材编写、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进行交流。

戴庆伟对李波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详尽阐述了学院的发展沿革、学科布局以及科研创新斩获的丰硕成果。他指出,近年来学院紧密贴合国家战略导向,深度挖掘产教协同育人潜能,在师资团队锻造、科研难题攻克以及人才梯队培育等维度成效斐然。

在谈及再生有色金属科研主攻方向时,戴庆伟详细列举了再生铝方向探索、铝灰资源化利用、泡沫铝前沿研发、铸造铝与铝润滑关键技术攻关以及“3D 打印+智能成形”创新应用项目。

李波立足产业前沿,剖析了我国再生金属产业当下的发展态势与严峻挑战。他指出,历经多年发展,再生金属产业已步入从 “规模扩张” 向 “提质增效” 的关键转型期。当前,预处理环节的精细化、保级利用技术的攻坚、材料性能的进阶提升、熔炼技术的创新性突破以及智能化装备的研发等,成为产业迈向高端的必由之路。然而,随着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领域企业加速涌入再生金属赛道,专业人才短缺的瓶颈愈发凸显。“产业升级不仅需要技术突破,更需要高校输送兼具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李波强调。

会上,双方围绕再生有色金属教材编写展开重点研讨。教材将紧密锚定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链,涵盖预处理、熔炼等技术环节,融入智能化、低碳化前沿要素。双方达成共识,将联合研究机构、企业等多方力量,汇聚众智打造专业精品教材。双方还就资源循环工程学科建设交换了意见。

 

 

座谈前,李波一行参观了材料分析测试中心、航天航空功能材料与元件研究中心、国家钢铁冶炼装备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冶金实验室,先进的实验设备、前沿的研究成果让来访者对学校科研实力有了更为直观且深刻的认知。

院长助理董季玲、综合办主任罗晓东,再生金属分会秘书长助理兼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刘姣姣、副主任齐磊、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于昱龙参加交流。

资讯编辑:齐   磊

资讯监督:张   琳    010-63963867

资讯投诉:郑   玮    010-63963866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