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协会工作 >

王吉位率队调研山东金升及华东金属城 共商再生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2-28 19:10 编辑人:刘龙
2月28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吉位率调研组赴山东金升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金升)及华东金属城开展专题调研,重点围绕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十五五规划思路、再生原料集散情况、反向开票及公平竞争审查条例


 

2月28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吉位率调研组赴山东金升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金升”)及华东金属城开展专题调研,重点围绕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十五五”规划思路、再生原料集散情况、反向开票及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政策落地实效等核心议题进行深度研讨。山东金升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景连,华东金属城总经理金科出席座谈并交流。

座谈中,王景连系统剖析行业三大发展梗阻:一是再生金属领域同质化竞争加剧引发“内卷式”市场格局;二是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梯队建设滞后制约产业升级;三是地方政策执行不统一,存在政策洼地。他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展现了对产业发展的深入思考和责任担当。金科重点介绍了华东金属城运营现状及发展诉求,下一步将着力破解土地集约利用、增值税反向开票流程优化等政策衔接难题,让调研团队对华东金属城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王吉位充分肯定了山东金升和华东金属城取得的成绩,并对开年以来取得的开门红表示祝贺。他指出,山东金升和华东金属城在再生有色金属领域做出了积极贡献,为产业发展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同时,他建议,一是深化政企协同机制,积极与临沂市相关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及时了解政策动态,争取政策支持,推动“反向开票”和《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落地;二是拓展央地合作维度,积极与央国企业功能性平台合作,借助央国企的资源优势和影响力,拓展业务渠道,增强采购过程税票合规性,提升市场竞争力;三是强化指数平台赋能,扩大华东金属城废旧金属价格指数宣传,提高平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调研,双方就多个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达成了初步共识。未来,协会将继续加强政策研究,搭建交流平台,为会员企业做好服务,共同推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华东金属城副总经理白育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秘书长助理兼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刘龙、产业促进中心宣传主管郑玮等参加座谈。

企业介绍

山东金升有色集团有限公司

始建于1993年,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发展成为以再生有色金属回收和再生铜生产加工为主导产业,金融投资、互联网金融、市场商贸、物流等多元融合发展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打造形成了工业、商贸、物流、金融投资和互联网金融五大产业。集团现有员工1368人,拥有全国三大废旧有色金属集散地之一的华东金属城,带动地方就业人员11500余人。集团先后被批准列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全国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再生金属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是国家电工用铜线坯标准参与制定单位,是进口再生铜质量标准参与制定单位,沂蒙牌高纯阴极铜和“沂蒙-K”牌(艾萨法)高纯阴极分别于2004年和2015年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注册交易。其中,工业板块---东部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再生铜生产加工规模和再生有色金属回收集聚规模均居全国前列。现有一条德国西马克·梅尔公司年产32万吨铜杆线连铸连轧生产线,两条(一条20万吨,一条10万吨)高纯阴极铜生产线和一条利用电解阳极泥和电子废弃物稀贵金属回收利用生产线。铜杆线生产线技术工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具有节能环保,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它的投产运行,缓解了国内高端电线电缆原材料依赖进口的现状,对生产高质量、高档次的低氧铜线材起到了推动作用,成为目前国内铜杆线高端产品的领军者。年产30万吨高纯阴极铜生产线采用不锈钢永久阴极电解新工艺,技术工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利用电解阳极泥和电子废弃物稀贵金属回收利用项目,技术工艺国内领先,年可回收黄金1.3吨,白银210吨,以及钯、铂、铑、镍等稀贵金属350吨,真正达到了减量化、再利用,“吃干榨净”,实现了废弃物的高值化深度利用。

临沂华东金属城

坐落于临沂市兰山区李官镇驻地,是我国主要废旧家电及废旧金属资源集散基地之一,也是我国再生有色金属具有定价影响的交易市场之一。作为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准确定的第二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十四五"期间,华东金属城始终坚持"资源有限,循环无限"的绿色发展理念,高举循环经济大旗,坚持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道路。各类再生金属年均回收交易量约450万吨,年均贸易额约600亿元。2024年华东金属城实现税收贡献超7600万元,近三年累计税收贡献超2.2亿元,有效推动区域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健康发展。2024年华东金属城各类废旧金属及废旧家电回收总量约450万吨,其中主要交易品种废铜65万吨,废铝103万吨,废不锈钢136万吨,废旧空调及厨卫小家电机电约50万吨。其他各类废旧机电30万吨、废旧变压器20万吨,废铅蓄电池6万吨,锌、镍、锡等稀有金属20万吨。

资讯编辑:刘   龙

资讯监督:张   琳    010-63963867

资讯投诉:郑   玮    010-63963866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