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协会工作 >

再生金属分会赴梧州临港经济区调研

2025-03-08 17:26 编辑人:于昱龙
3月6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常务副秘书长李世恩、副秘书长张琳一行到梧州临港经济区调研,与梧州临港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婷及梧州金升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智慧鑫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西震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梧州市兴华有色金属有限

3月6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常务副秘书长李世恩、副秘书长张琳一行到梧州临港经济区调研,与梧州临港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婷及梧州金升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智慧鑫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西震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梧州市兴华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梧州市鸿图精密压铸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主要负责人座谈,就园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运行情况、产业配套情况、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十五五”发展规划等议题展开交流。

 

在梧州临港经济区座谈

 

据张婷介绍,目前梧州临港经济区规划布局了再生有色金属产能约560万吨,除再生铜铝铅锌之外,还有金、银、铟等10多种再生稀贵金属。2024年以再生有色金属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13.92亿元,同比增长13%。下一步园区将围绕产业升级和平台建设发力,着力打造科技创新产业链生态体系,以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张婷希望加深和协会的合作,借助协会的资源和力量,对园区的整体规划进行优化,引进更多的优质企业,共同促进行业的发展。

梧州金升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春雨表示,2024年金升铜业获得“2024广西民营企业100强”第十一名、“2024广西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第八名,产能释放率达到75%。当前新能源、光伏、电力电网等铜的主要下游消费领域仍在以8%-10%的增速增加,未来行业的前景是乐观的。目前主要问题集中在回收和政策两方面,回收环节的废铜供应紧张直接影响企业生产;政策方面,各地区的政策不一,仍存在政策洼地,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广西智慧鑫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梓龙对未来市场也持乐观看法。智慧鑫源规划年产50万吨铝板带材,预计今年3月熔铸投产、4-5月板带投产。公司在不锈钢方面已有回收体系,未来将依托现有的回收体系采购原材料。

广西震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文轩简要介绍了30万吨再生铅项目运行情况,重点反映了当前面临的痛点和难点,并就原材料供应的问题探讨了解决思路。

座谈中,调研组成员对园区管委会和企业关心的问题逐一给予了回应。李世恩指出,目前国家高度重视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预计再生有色金属在有色金属总产量中的占比将在“十五五”期间提高到30%。希望梧州临港经济区及相关企业坚定信心,充分发挥优势和特色,以争取更好的发展。

 

在智慧鑫源参观

 

在梧州金升铜业参观

 

座谈结束后,在梧州临港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婷、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梁宇钊、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桂兰陪同下,再生金属分会一行实地考察了广西智慧鑫源新科技有限公司和梧州金升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再生金属分会产业研究中心于昱龙参加调研。

 

企业介绍

梧州金升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7年10月,注册资金4.6亿元。公司现有一条年产30万吨阴极铜生产线(阳极铜冶炼能力为36万吨),项目技术先进,熔炼系统自主研发了顶吹转炉、NGL炉和精炼摇炉三种成套工艺和装备。电解采用先进的ISA电解工艺,并消化和吸收了加拿大超达公司阴极铜剥片机组和阴阳极同时起吊的日本住友行车等技术。

 

广西智慧鑫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年产50万吨高端铝合金智能化产业项目,为广西"双新"产业项目和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2022年12月签约落地,坐落于梧州临港经济区循环片区,占地1000余亩,计划总投资约40亿元。

 

广西震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位于“东融门户、潮涌梧州”的梧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内,是一家专门从事有色金属回收再利用的科技企业,公司成立于2018年1月30日。项目总占地322亩,总投资10.57亿元,其中一期5.345亿元。项目以废铅酸蓄电池及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产生的废电池极板、铅渣、铅泥为原料综合回收利用。

 

梧州市鸿图精密压铸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本5720万美元,为香港鸿图集团在大陆投资成立的第三家分公司(分公司共有四家)。公司主要生产各类精密铝合金压铸件、汽车发动机及通讯零配件,公司资金实力雄厚,设备先进,拥有350T至2500T的先进压铸机近50台,以及多种国际先进精密加工中心CNC近300台。具备年产各种铝合金压铸件2.2万吨的生产规模。

 

梧州市兴华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成立于2021年3月,注册资本为叁仟万圆整,建设项目:一、家电拆解项目,固定资产及设备投资2.88亿元,建成后可年回收拆解各种废旧家电400万台,共11万吨,有效处理全省废弃电子电器。二、年处理20万吨含铜废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固定资产及设备投资3.6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13亿元。

 

资讯编辑:于昱龙

资讯监督:张   琳    010-63963867

资讯投诉:郑   玮    010-63963866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