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协会工作 >

再生金属分会赴浙江杭州开展企业调研

2025-03-17 20:23 编辑人:杨丽丽
3月11-12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刘

3月11-12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刘巍、再生有色金属部副主任杨树生一行前往浙江杭州,走访了浙江新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申联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阿里集团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杭州天眼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再生博士”)和浙江工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就“十四五”期间企业取得的成绩,面临的问题及“十五五”期间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交流。

 

 

新月集团总裁、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张淦翔详细介绍了企业“十四五”期间再生铜、铝加工制造规模、国内布局和产学研合作等情况。2024年集团营收达493亿元,实现稳健发展。“十五五”期间企业计划完成产能扩充与优化,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智能化水平,拓展国际市场,推动全球化发展。双方还就原材料短缺、国际贸易风险、财税问题及区域政策不平衡等行业痛点展开交流。

 

 

在申联环保,总裁董庆介绍了企业全产业链体系、国内外布局和技术研发成果等内容,董庆表示,企业在多金属元素回收技术上持续钻研,在环保技术研发方面投入较大,环保标准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双方围绕产业走出去、进口通关、再生原料标准修订、税收政策以及国外二次资源政策等议题进行探讨。

 

 

在海亮股份,调研团队在再生铜经营部部长张俊兵陪同下参观了企业展示厅,全面了解海亮教育、有色材料智造和健康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张俊兵就有色材料智造领域在国内外战略布局、产能规模等内容详细介绍。双方就反向开票和公平竞争条例、行业内卷、原料进口政策建议、海外投资环境、进口贸易保险配套机制以及再生金属应用现状与未来发展前景等议题展开探讨。


 

在阿里集团,eWTP公共服务平台总经理雷勇介绍了保障供应链稳定性和数字化系统建设的情况,双方围绕再生金属原料进口转关、数字化平台建设、推动自贸区进口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交流。
 

 

 

在再生博士,CEO谭天、CTO周媛详细介绍了公司软件系统在再生金属人工智能识别与估价、再生金属自动化匹配交易平台、交易流程全过程跟踪软件等方面的成果。目前,再生博士搭建的交易平台已连接了全球120多个国家的近1万家企业,平台上交易的再生金属品类近900个。谭天还就人工智能识别再生金属技术接入工厂日常管理和再生助手及后台管理系统、国际贸易的全过程跟踪进行展示。双方就再生博士发展战略方向、应用程序提升、中美回收市场差异、行业标准制定、从业人员培训等展开探讨。

 

 

在浙江工企环保,总裁许国洪介绍了企业在新能源、环保产业、多金属回收和新材料等多领域投资情况、业务进展、项目布局和技术创新成果。双方围绕海外投资和新技术前景等内容进行交流。

通过调研走访、深入交流,分会与各企业增进了相互了解,为总结“十四五”产业成果和“十五五”期间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分会2025年工作重点与方向提供有力支撑。

再生金属分会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华,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杨丽丽参与调研。

 

企业简介

浙江新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6年,总部位于杭州,是旗下拥有二十余家企业的综合性大型集团。在有色金属加工领域,江西板块的江西翔嵘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合金铜/锭项目,江西君晟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铝合金锭/棒项目,江西易晟铜精深加工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高精度铜板带基材项目,江西易君铜材料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阳极板项目,江西易新铜材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电解铜的项目和江西易惠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中厚板项目。

浙江申联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于2017年组建,现已构建了“收集—无害化处置—循环利用—资源再生”全产业链体系,每年从工业废物中提取的金、银、钯、铂、铜、镍、锡、锌等十多种金属资源,目前在浙江、江苏、江西、安徽等地拥有全资或控股子公司。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是海亮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核心产业公司,成立于2001年,致力于优质铜产品、导体新材料、铝基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公司于2008年1月1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2203。是全球铜管棒加工行业的标杆和领袖级企业。

杭州天眼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专注于用人工智能和信息化网络来解决全球化废料回收难题的高科技企业。推出的再生博士交易平台,是全世界首家用AI+CV进行再生废料的标准化识别,并依托于搭建的全球范围交易平台,提供再生物料从回收、加工再到商品化销售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浙江工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是一家从事资源再生、危险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土壤和生态修复的民营企业。公司针对有色金属废渣、废有机溶剂、废酸废盐等多种危险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置及资源综合利用,可处置近30大类危险废物。


资讯编辑:杨丽丽
资讯监督:刘姣姣    010-63963867
资讯投诉:郑   玮    010-63963866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