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协会工作 >

2022年再生金属产业绿色发展峰会·再生铜分论坛—共商未来 聚焦新动态新技术

2022-07-19 15:45 编辑人:再生分会
7月15日,由江西省宜春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江西省丰城市人民政府、江西省宜春市生态环境局、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2年再生金属产业绿色发展峰会在江西丰城盛大开幕。峰会旨在响应国家政策导向,凝聚产业共识,承

7月15日,由江西省宜春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江西省丰城市人民政府、江西省宜春市生态环境局、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2年再生金属产业绿色发展峰会在江西丰城盛大开幕。峰会旨在“响应国家政策导向,凝聚产业共识,承接产业升级需求,促进多方合作,探讨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到会嘉宾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再生铜600.jpg

会议现场

   

下午,再生铜分论坛盛大开启,论坛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秘书长张琳主持,话题聚焦于再生铜产业发展现状、前沿技术工艺、产能分布及发展前景等话题,与到会嘉宾进行了探讨。

 

张琳600.jpg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秘书长张琳

   

张琳为大家介绍了产业现状,目前再生铜产量稳中有升,延续向好态势,2021年中国再生铜产量达到365万吨,同比增长12.3%。预计2022年1-6月产量为180万吨。此外,进口原料稳步回升,产业投资持续升温,再生铜原料在铜工业原料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长,行业迎来发展机遇期。但另一方面,再生铜产业面临诸多挑战,如目前企业和市场格局仍需时间调整,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持续性、竞争力尚显不足等,希望行业企业能够携起手来,深化合作,尤其在绿色低碳技术合作、产品开发,以及探索建立绿色低碳产品互认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胡海斌600.jpg

江铜贸易事业部首席分析师胡海斌

   

江铜贸易事业部首席分析师胡海斌认为,发展再生铜对铜产业意义重大。我国碳排放量的产业分布比较集中,有色工业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2020年,有色金属工业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约6.6亿吨。铜行业碳排放量约3708万吨,占比有色金属工业的5.6%,再生铜减碳效果明显,单位能耗仅为铜矿的20%。

 

他指出,再生铜供应潜力巨大,未来将是铜行业减排的主力军。再生铜产业目前仍面临回收体系不完善、产业配套服务不足、融资难、生产工艺有待提高等问题,可以在回收分选加工网络规模化、集聚化、标准化,完善产业配套服务、提升融资和风险管理水平等方面下功夫。

 

叶逢春600.jpg

江西华赣瑞林稀贵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叶逢春

   

江西华赣瑞林稀贵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叶逢春指出,再生有色金属是宝贵的城市矿产,为充分利用起这些“城市矿产”,应及时革新再生利用相关工艺,并以具体实践为蓝本与到会嘉宾分享经验。

 

城市矿产是指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产生和蕴藏与废旧电机设备、电线电缆、通讯工具、汽车、家电、电子产品金属和塑料包装物以及废料中,可循环利用的钢铁、有色金属、贵金属、塑料、橡胶、碳精、废玻璃、医疗垃圾、农业垃圾等资源。在介绍国外先进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及设备的同时,叶逢春对中国国内的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及设备的选择给出了建议。

 

5335600.jpg

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佟庆平

   

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佟庆平分析了目前铜箔应用现状和前景。近年来,压延铜箔和电解铜箔产品种类,规格,质量都得到了快速提升,各个企业都加大了研发力度,在技术上实现了可喜的突破。另一方面,电解铜箔的产能规模正在迅速扩大,预计市场形势的变化会加剧竞争,特别是中低端产品竞争,但在高端方面,产品替代进口的空间仍很大,实现技术突破,早日抢占高端市场是各企业的当务之急。

 

压延铜箔方面,高挠曲压延铜箔、高频高速通信用低轮廓表面处理压延铜箔取得了技术突破,具备了进口替代条件。电解铜箔方面,低轮廓表面处理电解铜箔 (VLP,HVLP) 及IC封装基板用超薄载体铜箔与日台韩企业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急需技术突破,锂电用电解铜箔继续向超薄方向发展。电解铜箔中的锂电用铜箔占比年年提高,2022年开始,新建扩建锂电用铜箔产能也在陆续释放。新能源汽车用PCB对厚铜箔(≥7Oum)的需求预计快速增加,大电流、大功率基板用超厚铜箔,将是电子电路铜箔未来的发展方向。

 

727600.jpg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铜事业部副经理全长煜视频演讲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铜事业部副经理全长煜首先对2022年中国再生铜杆市场进行了分析,并对后期市场情况进行了展望。他指出2022年上半年再生铜杆产业原料端精废差降至低位,国内回收压力大。生产端再生铜企业产能利用率大幅下滑,较往年平均下滑近3成。需求端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受疫情影响,增速放缓,但未来依旧可期;房地产新开工表现不佳,销售遇冷。对于后期市场情况他认为,原料供应紧张矛盾依旧存在,产业转移或许会增多,需求端增长依旧存在亮点。



资讯编辑:朱逸慧
讯监监督:刘  巍    010-63960153
资讯投诉:罗  璇    010-63963867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