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实录!六部门介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
2月24日,国新办举行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丛亮,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田玉龙,财政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欧文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游钧,商务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任鸿斌,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陈雨露,介绍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并答记者问。发布会由国新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胡凯红主持。
胡凯红: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近日对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作出部署。今天我们请来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丛亮先生,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田玉龙先生,财政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欧文汉先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游钧先生,商务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任鸿斌先生,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陈雨露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部署的有关举措,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首先,有请丛亮秘书长做介绍。
丛亮: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当前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疫情防控下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主持召开中央会议听取汇报并作重要讲话,强调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十三五”规划。李克强总理多次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提出在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要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维护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也多次召开会议就相关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指导地方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分类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抓好重要物资保障。从调度的数据看,当前企业复工复产已取得积极进展,大型企业相对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进度快,上游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相对下游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进度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逐步提高,其中浙江已超过90%,江苏、山东、福建、辽宁、广东、江西已超过70%。从重点行业看,钢铁企业复工率为67.4%,有色金属企业复工率为86.3%。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企业正在加快复工复产,相关企业正在加班加点、开足马力生产,口罩企业产能利用率已达到110%,全国粮食应急加工能力复产率已超过70%,煤矿产能恢复率达到76%,铁路装车数已恢复到节前正常水平的95%左右,民航、港口、水运均正常运营。
但是,这次疫情确实对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了较大冲击,从开始对春节假期消费和相关服务业的影响,到后来迟滞企业复工复产,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遇到了较大困难。为此,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各地各部门陆续出台了有力有效的对冲政策,比如降低企业用能成本,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为防控物资重点企业提供低利率资金,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和职工医保费,缓缴住房公积金,对部分行业和个人减免增值税和所得税,等等。
需要强调的是,这次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随着疫情防控成效的逐步显现,在政策措施的有效对冲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也有条件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在继续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分区分级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使人流、物流、资金流有序转动起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抓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各项部署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继续研究出台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措施,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发挥好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加强用工、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加快在建和新开工项目建设进度。全面做好“六稳”工作。二是抓好已出台应急政策措施落地实施。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中小企业帮扶力度,落实好减税降费、金融服务、减免租金和稳岗补贴等各项政策。统筹做好生活必需品稳产保供,切实保障基本民生。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努力保障已复工和准备复工企业日常防护物资需求。三是抓好补短板、强弱项各项工作。这次疫情防控暴露出一些领域存在的短板弱项,必须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以更大力度、更加精准地加以补齐。这些既是扩内需、促发展的新机遇,有利于培育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关键的是将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与此同时,我们将继续密切监测经济运行状况,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预案,并根据形势变化适时出台,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请问李克强总理日前在北京考察口罩生产时曾经要求,在短时间内要进一步扩大产能,力争早日实现日产过亿只。请问下一步将采取哪些举措不断扩大产能保障供给?重点医疗物资保障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怎么样?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田玉龙
田玉龙: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医疗物资保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多次的指示,工信部作为国务院联防联控医疗物资保障组的组长单位,会同成员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先后召开了复工复产的动员会,特别是医用防护服转产扩产的动员部署会,对医疗防护、消杀用品、检验检测、医疗药品和医疗设备等五大类的医疗物资进行了全面的复工复产和转产扩产的动员工作,包括上游原材料的企业,优先加快了医疗物资的企业复工复产工作。
目前来看,总的来讲,经各方面、各部门、各地方的共同努力,重点医疗物资保障企业的复工复产率比较高,五大类的医疗物资企业复工复产率、开工率有的达到或超过了百分之百,采取了边保供边复产边扩产的举措,医疗物资的产能不断释放,湖北一线医护人员所需要的重点医疗物资得到了基本保障。介绍几个具体方面:医用防护服产能供应方面,1月28日的日产量还不到1万套,到目前为止,日产量已经达到了20多万套。生产企业刚开始不到20家,现在扩产转产达到了50多家,全力开工,还有近百家已经陆续获得新的资质,正在陆续开工。医用防护服保供湖北的数量已经超过了200多万件,不仅有力保障了一线的需要,而且还统筹兼顾了北京和全国其他疫情比较重的地方对于防护服的急需。口罩方面,一会儿丛亮秘书长会讲,总体来说也是比较好的。
像隔离衣生产规模比较大,保障力度也比较大,我们现在保湖北武汉一线达到了70多万件,还有医用隔离眼罩、面罩,日产量达到4万件,也有力保障了前方的急需。消杀用品方面,企业复工率也比较高,现在超过了80%以上。84消毒液、免洗手消毒液、医用酒精主要消杀用品的产能和产量都能满足湖北一线乃至全国的急需,现在运到湖北的84消毒液1500多吨,免洗手消毒液115吨。同时我们正在组织电商平台和药品的批发企业进行对接,对消杀用品尽快在线上和各个门店提供分装、小包装的服务,力争尽快投放社会,满足复工复产和社会公众的需要。
医疗设备方面,有十大类医疗设备前方急需,因为重症病人比较多,包括负压救护车、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各种测温仪,都基本满足了一线的急需。像呼吸机、监护仪运抵武汉超过1万多台,手持测温仪达到了将近14万台等,这些对前方医疗治疗救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然,当前疫情形势比较严峻,防控还是最吃紧的关键阶段,应该说医疗物资保障工作任务还比较艰巨,医疗物资企业的复工复产还需要持续稳定高质量的保障,后续我们工信部会同各部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工作,继续有序推动重点物资企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复工复产,继续优先保障湖北武汉一线的急需,统筹做好北京和全国各地的医疗物资保障工作,全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
丛亮:我补充一下口罩的相关情况。克强总理在考察口罩生产的时候也强调,口罩是医务人员抗疫的武器,是保护群众健康的盾牌,也是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保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近一阶段,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重点保障做好口罩的生产和保障工作。
从2月1日以来,我们帮助口罩生产企业解决用工、资金、原材料等方面的问题,全力做好口罩的保供。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为了应对疫情,保障一线的医护人员,重点是扩大医用N95口罩的生产。经过努力,2月22日N95日产量已经达到91.9万只,这是2月1日的8.6倍。2月份以来,通过国家的统一调度,从N95口罩生产的省份调度了330万只口罩,重点是保障湖北武汉,其他包括北京和其他地方没有N95生产能力的地区,其中调往武汉的医用N95口罩268万只,近期每天的调度量也都在15万只以上,加上武汉本地的生产,每天可以供应医用N95口罩30万只以上,完全能够保障6万多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需要。
近一个阶段,随着复工复产对口罩的需求爆发性增长,我们的保供工作重点也逐步转向普通医用和普通口罩上来。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全力推动复工达产。继续加大力度,推动口罩企业全面恢复生产,优先保障口罩企业用工、资金、物流、关键原辅料供应等需求,引导企业在切实做好自身防疫、确保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
二是全力支持增产扩能。今年2月以来,我们启动了医用口罩扩能专项工作,已组织3批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增产、扩产、转产,增加口罩供给。下一步,还将视疫情防控需要,继续加强政策支持。
三是全力保障全产业链协调运行。从全产业链着手,积极协调熔喷无纺布、口罩机及零部件等关键原材料和设备企业加快生产,满足口罩企业生产扩能急需,提高全产业链运行效率。
目前,除西藏外有30个省区市都陆续新上了口罩生产线,同时还不断有新的口罩生产线投产。截至2月22日,我国口罩的日产量已经达到5477万只,比2月1日增长2.8倍,近20天以来累计生产口罩5.7亿只。
我们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口罩的产能产量将继续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更好地满足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需要。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
去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2020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这个目标会不会因为这次疫情发生变化?
丛亮:感谢您的提问。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圆满收官,已经明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的目标任务,并从贯彻新发展理念、打好三大攻坚战、保障和改善民生、财政和货币政策取向、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了冲击,但完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还是有很多有利条件的。
首先,疫情改变不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是暂时的、短期的。比如,很多消费并不是消失了、只是延期了,待疫情结束后自然会释放,像2003年非典期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最低到了4.3%,到7月份就大幅回升至9.8%。再比如,这次疫情期间,一些行业逆势增长,网络购物、线上课堂、远程办公、在线娱乐和智能制造等加快成长。这些都体现出中国经济的巨大韧性和潜力。
其次,应急政策措施正在积极对冲疫情影响。前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已经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稳定经济运行的“六稳”举措;这段时间以来,又根据形势需要紧锣密鼓地出台了多项有力有效的对冲政策,包括推动有序复工复产、减税降费、金融服务、租金减免和稳岗补贴等等。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相信将会不断缓解经济运行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
第三,复工复产促进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不断恢复。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我们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原则,按疫情风险低、中、高等级,差异化分区分类推进复工复产。着力打通交通堵点,在疫情低风险地区,全面取消道路通行限制。协调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复工复产,先行保障医用物资、生活必需品、物流等关键行业及上下游产业同步复工,确保产业链正常运转。落实“政策要跑在受困企业前面”的要求,及时协调解决复工复产企业,特别是重点地区企业的用工、资金、原材料供应等问题,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中小企业帮扶力度,真正让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动起来”,让经济“转起来”。
第四,发展潜力和政策储备仍然充裕。正如我刚才讲到的,这次疫情防控暴露出我们在社会治理、公共卫生设施、应急能力建设、物资储备体系等领域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短板就是下一步投资增长潜力所在,就是发展空间所在。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更加精准地补短板、强弱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时,继续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和政策预研储备,适时出台实施相关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我相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团结奋斗,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各项部署,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着力做好政策对冲,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是可以实现的。
经济日报记者
财政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欧文汉
欧文汉: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对经济运行带来了明显的影响。财政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保障疫情防控资金需求和支持重点物资供应的同时,注重发挥财政调控作用,积极作为,精准施策,努力对冲疫情对经济平稳运行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一,给予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税费优惠政策。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调整了企业所得税政策,及时予以支持。对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交运输、生活服务、快递收派等行业,出台免征增值税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减轻企业负担,帮助它们渡过难关。
第二,出台普惠性的降费政策。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阶段性减免社保费、医保费和实施缓缴停缴住房公积金等政策,惠及范围广,政策力度大,叠加去年出台的降低社保费率的政策,有利于化解疫情对企业的冲击。
第三,加大援企稳岗力度。我们会同人社部等部门出台政策,通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职业培训补贴等多种渠道,支持企业稳定现有的就业岗位,不裁员、少裁员。同时,对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和个人,我们还专门出台降低融资担保费等政策,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这些政策举措将对稳定社会预期、提振企业信心发挥积极作用。随着复工复产持续推进,政策效应会进一步释放。
下一步,财政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一方面,抓好已出台财政贴息大规模降费、缓缴税款等政策的执行,确保尽快落地见效。另一方面,要体现更加积极有为的取向,加大政策力度,防止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防止短期冲击演变成趋势性变化。
一是继续研究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一些行业复工复产,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二是要集中使用部分中央部门存量资金,统筹用于疫情防控,保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点支出。三是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方倾斜,确保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四是要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指导地方做好项目储备和前期准备工作,尽快形成有效的投资。
通过系统谋划,精准施策,狠抓落实,做到防控疫情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确保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这个问题想提给游钧部长,我们观察到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对一部分的行业以及中小企业的就业造成了冲击,请问会对就业有一些什么样的影响?相关部门又会有什么样的举措?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游钧
游钧:谢谢你对就业工作的关心。就业问题始终是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的问题,综合各方面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是稳定的,去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这是连续第七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去年底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是5.2%,低于预期调控目标。
从今年1月份的数据来看,主要的就业指标也是运行在合理区间。但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经济造成较大冲击,自然对就业的影响不小。大家看到,企业开工复工普遍推迟,劳动者的返岗务工也相应延后,旅游、餐饮等服务业、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市场招聘需求下降,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势必难度会增加,企业用工难和劳动者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就更为突出。所以,给今年的就业工作确实带来了一些挑战。
但我们要看到,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是可控的,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的基本面也没有改变。我国经济的规模大,市场空间广,有巨大的韧性和潜力,特别是近年来经济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这些都为稳就业提供了坚实支撑。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稳就业摆在“六稳”之首,更大力度地实施就业优先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应对疫情影响稳就业的政策措施。昨天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所以,我们有底气、有信心保持今年的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当前重点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扩”。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各方面的政策要围绕促进就业来综合发力。要强化财政、金融等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协同联动,支持和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创业创新,促进新就业形态发展,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
二是“稳”。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调整政策力度,减负、稳岗、扩就业要并举。抓好社会保险费阶段性减免、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补贴等已出台政策的落地见效,尤其要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稳企业、稳岗位。
三是“保”。注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启动“e路同行,职等你来”线上招聘活动,开设就业指导“云课堂”,引导用人单位推迟面试、体检、签约、录取时间,帮助毕业生能顺利毕业,尽早就业。推动农民工返岗就业,鼓励低风险地区农民工尽快返岗复工,采取“点对点 一站式”的直达运输服务,实施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要精准对接,优先帮助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吸纳当地就业。要因地因人施策,精准帮扶,多措并举来保障重点群体就业。
四是“促”。一方面,要优化就业服务来促进供需双方高效便捷对接。实施网上春风行动,及时动态地提供岗位信息,做到“就业服务不打烊 网上招聘不停歇”。另一方面,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免费开放线上培训平台,加快提供急需紧缺工种的培训课程,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
五是“兜”。要及时将受疫情影响的就业困难人员纳入就业援助范围,对市场上难以就业的要通过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加快线上登记失业和线上申领失业保险金,确保失业人员应发尽发、应保尽保。疫情严重地区要通过开发临时公益性岗位,发放失业补助金,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切实兜牢民生底线。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做到每一项政策都要有温度、更贴人心,每一个举措都要落地见效、开花结果。尽最大努力帮助百姓端稳“饭碗” 、端好“饭碗”。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
中国会不会出台强刺激的货币或者财政政策来缓解疫情对经济的冲击?
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陈雨露
陈雨露:货币金融政策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冲击,以及恢复经济增长的重要政策手段,疫情发生以来,人民银行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遵照稳健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的原则,加大逆周期调节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措施。一是超预期提供流动性来保证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流动性的充裕,及时稳定市场情绪。二是第一时间设立了3000亿低成本的专项再贷款,对重点抗击疫情的企业提供精准的优惠资金支持。三是人民银行和五个部门联合出台了支持疫情防控的30条措施,发挥政策合力,为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提供综合的金融保障。目前来看,这些措施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下一步,人民银行会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主要是三大类措施要加大力度:一是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通过政策利率的引导作用让整体市场利率继续下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二是要更大力度的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一方面,已经出台的3000亿专项再贷款要继续用好,要落地,应贷尽贷,应贷快贷,目前有近千家企业已经获得了专项再贷款,接下来我们会继续让这项政策精准落地。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普惠性货币政策工具,像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这些货币政策工具,要加大政策力度。近期,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也将进行年度动态调整,将有更多达标银行得到优惠政策支持。三是要更加充分地发挥好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前一阶段,三家政策性银行主动采取了许多支持疫情防控的金融措施,这些措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下一步,人民银行会更大力度地支持三家政策性银行继续发挥作用,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对制造业企业,支持进出口银行对外贸企业,支持农业发展银行对生猪生产全产业链的企业扩大融资支持。
上述这些措施,我们现在正在制定方案,能够尽早出台,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政策空间和政策工具是充足的,所以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来支持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总体战和阻击战,支持国民经济复工复产,尽快恢复经济增长。
欧文汉:关于财政政策,我刚才已经在回答问题时介绍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切实落实好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另一方面,要根据经济发展的形势需要,体现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出台一些新的政策措施。
彭博新闻社记者
田玉龙: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要求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中小企业的帮扶力度,救助的政策要精准落地,政策要跑到受困企业的前面。大家知道,稳住中小企业就稳住了就业,所以减轻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在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大力配合,通力合作,陆续出台了多项帮扶支持性的政策和措施,特别是2月9日,我部印发了《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共渡难关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将全力保障中小企业有序复工复产,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在六个方面的扶持,包括财政扶持、金融扶持、创新支持、公共服务、统筹协调的20条具体举措,刚才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都谈到了这方面。
根据目前的监测,中小企业克服困难,陆续开工,特别在各地政府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总体开工逐步回升,目前监测看来开工率接近30%。当前,中小企业开工复工复产主要面临“五个难”,刚才有些领导也谈到了,一是复工难。地方政府为了确保疫情防控的安全要求,这方面有大量的审批证明材料等等,还是有一些关卡。二是用工难问题还没有完全畅通,受疫情影响,人员流动还是受阻,不畅通。三是产业链配套比较难,物流不畅,原材料进不来,产成品出不去,产业链的上下游各环节没有达到同步复工,这对企业的正常经营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四是资金支撑难。中小企业资金压力比较大,刚性成本支出比较多,后续随着财政金融政策的落地会得到缓解。五是订单交付难。现在中小企业的订单在手,但是没有办法及时进行生产,还要承担违约的风险。
总的来看,稳步回升还面临诸多的挑战,后续我们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特别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昨天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部署会议上提出关于复工复产的八点要求,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部门将通力合作,落实对中小微企业帮扶的各项政策。这里有五点具体措施:
一是要尽快推进分区分级的精准复工复产。这对中小企业意义非常重大,因为中小企业分布在全国各地,面比较宽。进一步提高中小微企业复工率,协调地方各级政府大力推动产业链上中小企业上下游的同步复工,原材料、辅料都是影响产品的一些要素,所以同步复工现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二是切实把财政金融的优惠政策落地落实。对中小微企业能够得到实惠,包括免征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缴费,免收车辆通行费,包括缓缴社会保险等等,减轻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压力。
三是各部门通力合作,切实协调解决中小微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特别是各生产要素的保障,原材料的供应,防控物资的保障以及物流运输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这些应该在疫情整个联防联控机制下,各部门在这方面通力合作,加大在保障和支持医疗物资保供的同时,把这种机制用在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复工复产中。
四是发挥央企、国企、大型企业在产业链的龙头带动作用,能够带动中小微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和达产、转型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产品能卖得出去,订单由大型企业来带动,这样中小微企业的复苏就能够加快。
最后一点,我们要指导和帮助中小微企业在复工复产中的疫情防控工作,这个难度也是比较大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下发了复工复产的有关防疫措施指南,避免在复工复产中再次发生聚集性感染问题。这些措施的目的就是帮助中小微企业尽快实现减负、稳岗、就业的目标,相信在各部门和各地方的通力合作下,通过各项举措的落地落实落细,加快中小微企业尽快有序复工复产,广大中小微企业通过国家的帮扶、自身的努力,一定会共克时艰,渡过难关。
陈雨露:缓解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银行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疫情发生以后,受影响最大的是传统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这些行业里面多数都是中小微企业。所以,金融部门全力支持这些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是事关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就业稳定和国民经济恢复增长的大局。2月1日,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出台的30条措施当中有很多措施就是针对中小微企业进行支持的,要求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要加大信贷投放,不能够盲目地抽贷、断贷和压贷,同时对确实存在还款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可以给予贷款展期和续贷。3000亿专项再贷款的贷款对象企业名单当中,我看多数也都是中小微企业。
下一步,对于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支持商业银行有足够的对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的资金来源。除了刚才提到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这些货币政策工具要加大力度之外,还要加大中小微企业金融专项债券的发行力度,让商业银行有充足的优惠资金来源。
二是要支持三家政策性银行对制造业当中的中小微企业、外贸当中的中小微企业,还有春耕备耕和生猪生产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三是对于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一段时期内出现贷款逾期的,允许可以不做逾期贷款报送,并且在贷款风险分类方面也给予优惠支持的考虑。
四是指导商业银行要充分运用好我们国家已经有先发优势的金融科技手段,来全面提升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能力,尽可能降低不良贷款的上升。但需要指出的是,2019年,我国商业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只有1.86%,中小企业的不良贷款率略微高于这个平均水平,但是也远低于5%的监管标准。另外,我国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高达180%以上,所以也有充分的资源和能力来应对这次疫情对中小企业和国民经济的影响。
凤凰卫视记者
关于外贸,这次疫情对进出口产生了多大影响?会采取哪些措施降低疫情对进出口的影响?如何做好全年的稳外贸工作?
商务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任鸿斌
任鸿斌: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外贸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对外贸的影响是暂时和阶段性的,我国的外贸韧性强,竞争力强,特别是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开拓市场的能力都很强,所以外贸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
在疫情发生后,商务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迅速指导全国商务系统监测外贸运行,精准帮扶企业。大家都知道,外贸企业除了面临国内企业的共性问题之外,还面临着接单难、履约难、国际物流不畅、贸易壁垒增多等诸多外部因素,两方面问题叠加,使外贸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
为帮助企业复工复产,保订单、保履约、保市场,商务部出台了应对疫情“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20条政策,印发了《关于在做好防疫工作前提下推动商务领域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通知》,财税、人行、海关、信保等各部门也出台了扶持政策。同时广东、浙江、河南、甘肃等16个地方也都出台措施,帮助外贸企业渡过难关。广大外贸企业积极主动作为,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复产,目前广东、江苏、北京、上海、四川等外贸大省复工迅速,浙江省千万美元以上的企业90%都复工了。举几个例子,比如浙江义乌,为了精准对接返岗员工的需求,包飞机、包专列、包汽车,加强企业的复工复产,针对融资难的问题,很多地方出台了务实有效管用的政策,比如苏州支持进出口银行创新开展纾困资金业务,刚才陈行长也讲到了,从中央层面也正在支持进出口银行对外贸产业贷款加大放款的力度,支持外贸企业。山东及时出台政策措施,支持企业有序参加国外的展会,开拓国际市场。
下一步,商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昨天召开的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六稳”工作,在切实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丰富政策工具箱。重点在出口退税、贸易融资、出口信保、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加大力度。
二是进一步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对“一带一路”沿线的重点市场实行一国一策,促进贸易畅通。
三是更加精准帮扶企业。总结推广各地复工复产,稳定供应链的好做法、好经验,提供法律援助,最大限度的减少企业的损失。
四是支持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外贸新业态快速发展,加快国际营销网络的建设。
五是深化对外开放,积极扩大进口。精心办好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建设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六是加强同经贸伙伴的沟通协调,呼吁世贸组织成员尽快解除不必要的限制措施,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共同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健康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全力以赴实现全年外贸稳中提质的目标,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中新社记者
请问新冠肺炎疫情对稳外资会有什么影响?商务部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将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稳外资的工作部署?
任鸿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由于人流、物流受阻,原材料供应不及时等因素,给外资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困难,同时,部分境外投资者的观望心态也有所加重。预计疫情对今年一季度吸收外资的影响将较为明显,但影响是阶段性的,是可控的。从长远看,中国吸收外资的综合竞争优势没有改变,大多数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的信心和战略没有改变,中国仍将是全球企业投资的热土。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外资的工作部署,商务部及时出台了两个政策文件,指导各地商务主管部门精准帮扶外资企业稳定生产经营,加强外资企业服务和招商引资,最大程度减少疫情的影响。近期这些政策措施已经开始见效,上海、山东、湖南等地重点外资企业复工率已经超过80%,山东32家韩资汽车配件企业已于2月15日前全部复工,稳定了全球汽车供应链。
2月23日,也就是昨天,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对稳外资作出了重要指示。商务部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下一步将从六个方面扎实做好全年稳外资工作,力争使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
一是推动更多外资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优先保障外资龙头企业恢复生产供应,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
二是抓好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密切跟踪在谈大项目,推进在建大项目,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推动项目签约落地。
三是继续扩大外资准入领域,提升电信、医疗、教育、文化、金融等领域的利用外资水平,压减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四是提升开放平台,指导自贸试验区加快改革开放创新试点,更好发挥国家级经开区稳外贸、稳外资生力军的作用。
五是加强外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建立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体系。
六是继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实施好《外商投资法》及实施条例,增强外商长期投资经营的信心。
路透社记者
请问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省份,财政状况如何?今年这些地方将如何应对额外的财政负担问题?
欧文汉:疫情发生以来,财政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经费保障工作,切实做到“两个确保”,也就是确保人民群众不因担心费用问题而不敢就诊,确保各地不因担心经费问题而影响救治和防控。截至昨天,也就是2月23日,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99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共安排255.2亿元。同时我们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加强重点物资供应,强化医务人员激励,实行鼓励社会捐赠的税收优惠,建立政府采购“绿色通道”等。
我们注意到,疫情发生后,地方特别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省份,财政收支受到阶段性的冲击。为此,各地的财政部门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优化支出结构,在优先保障防控经费的前提下,统筹安排各项财政收支,确保财政稳健运行。
从中央财政看,一是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加大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力度,按照一般性转移支付增幅明显高于中央本级支出增幅来安排,缓解地方财政支出的压力。二是加快资金的拨付进度。比如,为支持地方做好疫情防控和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工作,近日,中央财政已经预拨了均衡性转移支付700亿元,预拨了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406亿元。三是强化国库调度管理。我们密切关注地方库款的情况,关注湖北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省份的财政收支平衡情况,加强资金调度,确保疫情防控、“三保”等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新冠肺炎疫情对财政和经济都产生一定影响,但总体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的源头活水。我们相信,随着疫情形势好转,生产逐步恢复,在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下,全国各地财政能够实现平稳运行。
中国日报社记者
了解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确实对中国经济带来了较大的冲击,疫情对金融开放进程有何影响?
陈雨露: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兼容并蓄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从2018年以来,金融系统坚定落实习近平主席博鳌论坛讲话的精神,集中出台了40多条对外扩大金融开放的措施,力度大、影响深,这些措施目前大多数已经落地,还有几条措施要等待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修订,之后要及时落地。
疫情发生以来,金融系统一方面全力支持疫情的防控和有序复工复产,与此同时,金融开放措施的落地也没有停顿,继续推进。比如2月11日,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批准了万事网联公司银行卡清算机构的筹备申请,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月14日,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在这些新推出的30条措施当中,有11条是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当中进一步推进高水平金融开放的措施。
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在疫情防控的紧张过程当中继续扩大金融开放的这些措施给予了非常积极的评价。对于2020年来说,也是金融开放比较关键的一年,因为原定在2021年取消在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的时点又提前到了今年必须完成。所以,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协助有关部门来推进有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确保这些措施要按时全部落地。
上述40余条措施全部落地之后,为中国下一步全面推进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在扩大金融业开放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地提升风险防控的能力,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加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的构建,建立与更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风险防控体系。
来源:国务院新闻办官网
推荐内容
-
会议与考察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马来西亚泰
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与阿里巴巴eWTP(世界电子商务平台)团队合作组织...
-
协会活动 | 线上开讲!再生金属分会组织举办“双碳”培训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 低碳已成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关键词。2月28日上午,中...
-
协会领导活动 | 再生金属分会受邀参加2023年中再生公司和中铝
2月23日24日, 2023年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和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现场交流会议 ...
-
政府服务 | 全国人大代表刘长来:规范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再
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推出专栏《我来自人民》,对话全国人大代表、骆驼集团股份有限...
-
会议与考察 | 中泰再生金属产业投资交流会-第四届金池投资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中泰两国分别提出双碳战略和BCG经济...
-
协会领导活动 | 走访企业问需求 精准服务助发展——再生金属
近日再生金属分会副秘书长李波携会员单位天津拾起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拾起...
热点内容
-
协会工作 | 环境部发布《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保...
-
协会工作 | 《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
《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4-2015)》是首个专门针对再生有色金...
-
科技环保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成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江苏省循环经济协...
-
协会工作 | 再生金属产业发展政策及企业风险
为了帮助再生金属企业全面了解国家产业政策方向及经济发展形势,有针对性的做好风险防...
-
协会通知 | 第十一届再生金属国际论坛暨展览
为深入贯彻落实《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推动我国再生有色金属技术进步、产...
-
协会工作 | 江苏省高邮市委勾凤诚书记一行莅
2016年10月19日,江苏省高邮市市委书记勾凤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孙建年、市委办公室...
-
协会工作 | 中建与再生金属分会商讨共建海外
2019年3月11日,中建基础设施勘察设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邢海宁、海外市场执...
-
协会工作 | 王吉位秘书长一行到访中铁明珠投
2018年6月8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吉位、副秘书长刘...
-
协会工作 | 《再生黄铜原料》、《再生铜原料
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了GB/T 38470-2019 (再生黄铜...
-
协会工作 | 国家正式取消再生资源经营备案
近日,商务部发布 2019年第1号令 ,公布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对相关多项规...